记者从6月19日举行的云南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怒江专场了解到,至2019年末,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累计脱贫22.35万人,独龙族、普米族实现整族脱贫,169个贫困村出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脱贫摘帽。经动态监测,目前,怒江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实现了从区域性深度贫困到整体脱贫的千年跨越。
怒江州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少数民族人口多,是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党的十八大以来,怒江州委、州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把打赢深度贫困脱贫攻坚战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头号工程,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狠抓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
交通基础设施实现历史飞跃。先后投入234.2亿元,推进高速公路、国省道改扩建以及乡(镇)、村组公路建设;完成怒江、澜沧江两岸36座“溜索改桥”。怒江美丽公路建成通车,兰坪丰华通用机场投入使用,保泸高速公路今年底建成通车,所有行政村、大部分村民小组通水泥路,通省达边、内联外畅的大交通网已现雏形。
贫困群众挪穷窝移穷业实现安居乐业。10万贫困群众搬出大山,告别了篾笆房和木板房,迁入了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崭新社区。建设了41个扶贫车间,让“楼上居住、楼下就业”成了搬迁群众新的生活方式。设立52个就业创业服务站(点),转移就业47977人,易地扶贫搬迁家庭劳动力实现了户均1.85人就业。
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长期困扰群众的上学难、就医难、吃水难、用电难、通讯难等问题得到了历史性的解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0.25%,农村供水保证率达93.17%。所有行政村通动力电,有公共服务和活动场所,广播电视信号实现全覆盖。村村都建有标准化卫生室,配备了村医,符合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条件的贫困人口实现应保尽保,大病救治进展率达99.42%,家庭医生履约率达98.34%。
绿色成为新时代怒江最显著的底色。坚持增绿与增收、生态与生计并重,脱贫攻坚与生态保护实现共赢。森林覆盖率达78.08%,生态环境状况位居全省前列;贡山县成功创建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生态优势逐步转化为发展优势,绿色香料产业全面发展,全州香料作物种植面积达144万亩,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1.13万户3.78万人,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东西部扶贫协作持续发力。珠海市8个区、18个乡镇(街道)、161家企业、57个社会组织与怒江州4个县(市)、18个贫困乡(镇)、161个深度贫困村实现结对帮扶。中交集团与怒江州形成50年不变的命运共同体,在交通、产业、教育等方面给予大力帮扶。三峡、大唐等集团公司真金白银投入,一心一意帮扶怒江“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画出了“携手同行、共奔小康”的同心圆。
“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怒江州干部群众表示,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怒江缺条件,但不缺精神、不缺斗志”的怒江脱贫攻坚精神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记者 胡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