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满意率97.33%,执法满意率97.52%。
2020年上半年云南省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保山市在连续两年群众安全感满意率、执法满意率全省第一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继续稳居全省第一。
近年来,保山市围绕建设“云南最平安城市”的目标,以政治站位有高度、平安创建有深度、扫黑除恶有力度、法治宣传有广度、队伍建设有硬度“五度”模式,全力打造“平安保山”升级版,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拧紧思想“总开关”,政治站位有高度
保山地处滇西,总人口262万,与缅甸山水相连,国境线长167.78公里,是典型的边疆民族地区。
近年来,保山市把提高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作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把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保山”放在全市工作大局中统筹谋划,认真落实“一把手”责任,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平安保山”建设领导小组,出台工作规则、工作细则等文件6个,明确9个专项组协同开展工作。
坚持推动城市党建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全市推广开展“网格化+管理服务”,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同时,将平安建设纳入全市年度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将考核结果与领导干部考核奖惩、晋职晋级直接挂钩。综合运用通报、约谈、挂牌整治、一票否决等措施,压实各级各部门平安建设责任。
为强化基层党员干部的使命担当,保山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乡镇安全感满意度测评工作,及时找准隐患,强化源头治理。
用好创建“助推器”,平安建设有深度
把平安建设与争创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相结合,全市持续推进“平安保山”建设向纵深推进。
今年初,保山市抢抓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第一期试点城市的机遇,加快建设市县乡村综治中心、“雪亮工程”,整合市、区、街道、村四级公共服务资源,建立健全“6995网格”综合治理、大数据系统治理、社会协同治理的基层善治新机制,逐步形成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社会治理新体系。
在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活动中,全市全面推进民生持续改善、发展动力增强、民族教育促进、民族文化繁荣等六大工程。目前,全市少数民族人口在30%以上的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269元,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攀升。
保山市还以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为抓手,全方位推进禁毒人民战争。“堵源截流”“大数据禁毒”等“保山经验”在全国或全省推广,国家禁毒大数据云南中心在保山挂牌成立网络挖掘模型研发分中心,全市禁毒工作考核连续8年获得全省一等奖。
聚焦问题“晴雨表”,扫黑除恶有力度
黑恶势力是社会的毒瘤,严重危害经济社会秩序。近年来,保山市坚持依法严惩、深挖起底、线索核查、破网打伞、打财断血、行业整治“六个到位”,保持强大攻势,雷霆出击,坚决扫除黑恶势力。
截至目前,全市共打掉涉黑恶团伙37个,抓获犯罪嫌疑人791人,破获案件409起,查封、冻结、扣押涉案资产6.4亿余元,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等案件136件140人。
保山市创新基层末梢治理,建立家庭安全风险评估机制。依照有无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10项标准进行评估,将家庭分为“低风险、风险、高风险”3个等级,按小组摸排、社区审核、乡镇定级、精准化解的步骤做好日常防范,防患于未然。
同时,保山市创新完善命案防控矛盾纠纷调处、重点人群管控、重点场所防控、快破快诉快判、共管联动、责任追究倒查等8项机制,命案防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做法经验在全省推广。近两年,全市每10万人命案发案率为全省最低。
把握民意“风向标”,法治宣传有广度
法治是平安建设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保山市把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工作列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重点任务,政府决策和文件发布前的合法性审核率达100%。全市各级各部门将190个单位、3894项政务服务事项纳入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实行“一窗受理”“一站式办结”,在全省建成首个24小时自助服务大厅。
保山市坚持不懈把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作为平安建设的基础工程。在农村,组建由人民调解员、村“两委”干部、村(社区)法律顾问等组成的法治宣传教育队伍。在边境地区,形成“苗语普法熊世柱”“快板普法邵宗贵”“调解普法赖润荣”等深受群众欢迎的法治宣传品牌。昌宁县、腾冲市被授予“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先进单位”称号。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保山市坚持群防群治、联防联治,组织动员全市951个村(社区)综治中心、1.1万个网格和1.13万名基层网格员,对辖区内所有住户开展全覆盖、地毯式、拉网式排查,并通过媒体、小喇叭等加大疫情防控宣传力度,牢牢守住了外防输入第一道防线。
严明作风“度量衡”,队伍建设有硬度
政法队伍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力量。保山市严格按照“五个过硬”的要求,努力打造一支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的高素质政法队伍。
全市对政法队伍建设进行了制度性安排,同时积极探索党委政法委建设新途径,优化政法委委员结构,将市委办主任、市纪委副书记、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等纳入委员会,有效发挥“两个协助”功能。配齐配强全市75个乡镇(街道)政法委员,真正把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落实到基层。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治警不动摇,保山市建立健全政治督察、纪律作风巡察等制度机制,适时启动政治督察和纪律作风巡察,及时发现和解决政法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常态化开展政法队伍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以自我革命精神坚决整治顽瘴痼疾,坚决清除害群之马。
今年8月31日,保山公安便民服务超市正式投入使用,全力为广大企业和群众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全市司法机关着力构建“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前台统一出件”的“一门通办”模式,今年以来累计为群众办理事项61.4万件,节约经费160余万元。
好机制催生好业绩。保山市先后8年获评全省“综治维稳(平安建设)先进州市”,市司法局被全国普法办评为“七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腾冲市五合派出所被命名为“全国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今年9月,又有1名干警被评为“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4名干警被评为“2019年度云南十大法治新闻人物”。(记者 李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