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州市 > 正文
不问路遥,来了就当自己家
      发布时间:2020-11-29 03:41:41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11月7日,周末,西畴县瓦厂村幸福新村小组村口的扶贫车间一片忙碌景象。在女儿的注视下,苗族妇女熊顺芬熟练地完成套、转、剪、粘4道工序,一个电子线圈快速成型。在家门口,这位3个孩子的母亲收获了“打工带娃两不误”与“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幸福。这是瓦厂村普通的一天,也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定点帮扶西畴县一个生动的画面。

1995年,最高检带着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关怀,定点帮扶西畴县。25个春秋,最高检真心实意付出、真抓实干攻坚,与西畴人民一道,在这个被外国专家断言为“基本失去人类生存条件的地方”,创造和见证了全面脱贫的奇迹。

       真情撒满帮扶路

“张书记好!谢书记忙什么呢?”记者与最高检挂任西畴县委副书记张庆敏、派驻瓦厂村委会第一书记谢晓歌漫步于瓦厂村,一路村民们笑呵呵地打着招呼。在幸福新村村口广场,玩耍嬉闹的孩童们一路小跑纵越到谢晓歌身边,亲密地抱住了她的大腿。

把他乡当故乡,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最高检挂职西畴干部一批接一批,接续奋斗,用脚步和汗水丈量着自己的初心使命。

2015年11月,冀永生作为最高检第11批扶贫干部挂任西洒镇瓦厂村第一书记。此时,瓦厂村是西畴县重点贫困村之一。在冀永生的驻村日记里,曾有这样一段话:到西畴后第一个去的村寨是新寨,也是瓦厂村最偏远的一个村寨……村民的生活困难超出了我的想象,但他们却始终对生活抱着希望,依然那么淳朴、可亲和可敬,我没有理由不尽全力帮他们。

冀永生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协调云南省教育厅等部门出资185万元,为瓦厂村委会旁的汤谷民族小学援建综合楼、改善住宿条件;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向云南省交通厅申请出资100万元,向国家开发银行申请项目资金3543万元,打通瓦厂村36.5公里入村路和19.2公里入户路;多方考察调研,帮助村民成立土鸡、柑橘等种植养殖合作社,吸收贫困群众入社……从改善基础设施,到产业培育,冀永生与当地干部群众齐心协力,为村寨谋发展,为村民谋幸福。

2017年,在检察日报工作的巩宸宇接过了“接力棒”。这年下半年,巩宸宇决定办理博士休学,被最高检选派到瓦厂村担任第一书记,成为村民口中的“博士书记”。

动员大户带头试种高效品种,联系大户上门收购,动员村民上网销售……巩宸宇说,脱贫路漫漫,更需要信心满满;帮欠薪村民联系法律援助,为村文艺队邀请正规老师开展培训、传承地方历史遗存“太阳古歌”,为当地配套民族文化产业注册商标和域名。他说,做好一件件小事,才能和民族群众一起“唱着歌,把贫脱”。

瓦厂村如一个微缩版的西畴,山地丘陵多、坝区平地少,“鸡窝地”“巴掌田”破碎零散。跨过汤谷村前的董经河,是极少见的一片百亩连片良田,这是村民的“心头肉”。汤谷村党支部书记沈廷琼不会忘记这样的一幕,今年9月3日深夜,谢晓歌与大家淋着雨,一起冲进泥泞农田抢收粮食。

这样的事不胜枚举。“女人们垒石做桥墩,男人们锯木头做桥面,没想到没过一天,新桥就被大水冲坏了。”去年底,在与村民劳动时了解到的情况,谢晓歌记在心上,积极向上汇报争取项目。今年6月,在最高检和省委政法委、省人民检察院的协调帮助下,省交通运输厅下达了建设资金,返修过无数次的简易木桥,最终被宽4.5米、2跨8米的钢筋混凝土板桥——董经河桥所取代。“再也不用为肩扛耕机过河而担惊受怕了。”谈起这座“民心桥”,村民李孝芳喜滋滋的。

今年初,59岁的张庆敏圆满完成2年的挂职任务,本应返回北京。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为了保证最高检驻点帮扶工作的连续性,他服从组织安排,延长了1年挂职时间。为此,他的夫人选择提前退休,在西畴“安了家”,支持丈夫的工作。

从2014年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最高检先后派出张玉亮、时磊、张庆敏、冀永生、巩宸宇、谢晓歌6位同志到西畴开展扶贫工作,他们角色转变快,深入村寨,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尊重和交口称赞。

       共同见证“西畴精神”

9月28日,北京,一场特殊的报告会在最高检举行。“西畴精神”报告团6名成员用质朴的语言讲述了西畴人民在“不可能”的地方如何创造奇迹的故事。

“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面对石漠化等生存困境的考验,西畴人没有等待和退缩。他们自强不息,意志如磐,奋起向命运挑战,向贫困宣战,托起一片精神高地。报告团分享的一个个鲜活事例,令现场观众为之动容。

这是一次新时代“西畴精神”的学习交流,更是一次“娘家人”的亲情互动。“带着西畴26万多各族干部群众深厚的感恩之情,来到我们的‘娘家’。” 报告团成员、西畴县委书记蒋俊动情地说。

2018年,西畴县在文山州率先摘掉贫困帽子,其间浇筑着最高检定点帮扶的深情厚谊。

据不完全统计,25年来,最高检共投入和协调引进各类扶贫资金9.7亿多元。其中,直接投入资金2093万元,协调引进各类扶贫资金和贷款9.5亿多元。带动群众集资或投工投劳折资5亿余元,充分发挥了扶贫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为西畴解决了许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快了西畴脱贫致富的步伐。

“1995年以来,最高检先后派出12批挂职、驻村和支教的扶贫干部与西畴县各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苦在一起。与西畴人民一道,共同孕育、创造、践行、见证了‘西畴精神’。”最高检扶贫办主任杜爱平介绍。

从推动“女子太阳山祭祀”项目成功申报“非遗”到推进围绕生态修复和石漠化治理开展生态化产业扶贫试点,再到为了重点项目落地生根主动请求延长1年挂职时间,最高检第10批扶贫干部张玉亮由衷地为西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欣慰,为参与书写石漠化上的壮丽史诗而自豪。

“西畴人民干字当头,让石漠化荒山变成一片喀斯特绿洲,我有幸与他们一起打拼,成为西畴大地上的一片绿叶。” 张玉亮说。

      让群众端稳致富饭碗

瓦厂村幸福新村,村如其名,是2017年启动建设的易地扶贫安置点。这里集中安置了来自交通不便、环境恶劣的磨瓦冲等9个村民小组的46户人家。从建村到新村成型,再到村民安居乐业,张庆敏步步跟进。他看在眼里,喜上心头。“为了让村民尽快融入新的生活环境,培育文明乡风,张书记常带头与地方干部一起与村民打扫卫生。”谢晓歌说。

搬得出,还要稳得住,能致富。为此,2018年,最高检积极协调联合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四川省司法厅,组织安排相关企业在易地扶贫搬迁点瓦厂村委会幸福新村村口,创设了以生产加工电子线圈材料为主和文创产品制作的2个扶贫车间,能提供60多个工作岗位。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让此前一直在外省务工的村民曾科焕“心很慌”。而眼下,她已成为电子线圈扶贫车间的操作能手。“一个月有3200多元的工资,还能照顾家里老人和孩子。”曾科焕的心踏实了。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张庆敏说,为了进一步发挥扶贫车间的带贫、防贫作用,上海虹口区与最高检共同出资,在瓦厂村兴建2100平方米的新扶贫车间,吸纳更多的低收入村民。该项目预计今年底竣工。

“90后”壮族姑娘沈廷艳从未想过,与工友们制作的产品会走出国门。在一次东盟成员国总检察长会议上,最高检领导将来自西畴的彩绘玩偶作为伴手礼赠送外宾。蓝脸的窦尔敦、红脸的关公脸谱,还有身着民族服饰的苗族、壮族少女的彩绘人偶……文创彩绘扶贫车间里不仅有大众产品,还有立足当地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研发制作的石膏脸谱、笔筒、玩偶等10余种个性化民族手工艺品。截至目前,产品的销售额达100多万元,员工月收入2000余元。

“正在积极研发一套新产品,卡通化的国宝大熊猫身着检察院系统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五套检察制服。”四川省司法厅驻点工作人员郝江介绍,这套文创产品有望成为全国检察院系统消费扶贫的“网红”产品,将为老乡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帮扶。

立足长远,谋划未来,以产业赋能乡村,不仅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也让拥有着沿袭千年的“女子太阳节”壮乡古村——瓦厂村汤谷小组从里到外发生着美丽嬗变。记者与张庆敏、谢晓歌穿行在焕然一新的汤谷村,硬化通达的村组道路、簇新的太阳山广场、愈发丰富的文创产品……在他们的眼中,汤谷村即将迈出乡村旅游的新步伐。走出文创扶贫车间,张庆敏朝前指道:“村委会、村医务站、小学综合楼,都是最高检协调援建的。下一步还要在公路边与企业合作建设一个加油站,增加村集体的收入。”眼下,瓦厂村民心里有了甜头,日子有了盼头。

既扶贫又扶志,既注重“输血式”帮扶,又注重培养“造血”功能,走过25个春夏秋冬,不变的是最高检各级干部对西畴人民的一片真情,“不问路遥,来了就当自己家。”(记者 张文峰 李喜翠)

责任编辑:董翔宇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