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关注 > 正文
植根文化传承创新 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发布时间:2021-09-03 03:51:44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聚焦我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

泱泱文明千年传,美美与共不胜收。七彩云南,汉族、彝族、哈尼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等26个民族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多元的民族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共生共荣。

“要让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迸发新活力,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工作,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近年来,省委、省政府以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双百”工程为抓手,积极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繁荣共生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北有丝绸之路,南有茶马古道”。茶马古道不仅是一条连通中国西南的商路,也是云南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一个大走廊。茶商、马帮在沿途融入各民族,相依共存、团结协作,共同构成了茶马古道上流动的文化载体。

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同心镇那柯里村,曾经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驿站,也是一个哈尼族、彝族、傣族、汉族等多民族共同生活的村落。在那柯里村,有兼具汉族、彝族、傣族3个民族风情特色的“坡屋面、灰色瓦”干栏式建筑、保存完好的茶马古道遗址以及民族融合特色饮食,还有将当代艺术与茶马文化融合的普洱绝版木刻艺术,拉祜族、佤族、彝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被生动地展现在木板上。历经30余年发展,绝版木刻现已成为中国四大版画流派之一,成为普洱独特的“文化符号”。

一路北上,茶马古道进入迪庆藏族自治州,在白马雪山下留下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动人歌曲。塔城“神川热巴”是流传在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塔城镇境内的一种古老的祭祀礼仪歌舞。家住塔城镇启别村的王学礼、王学军哥俩去年组建起了一支20人左右的热巴爱好者表演队,茶余饭后,大家聚在一起探讨热巴唱跳的新形式,有时还跳上一段。

热巴舞起源于北宋时期的西藏,流传到迪庆州境内后,由藏族、傈僳族和纳西族学习并传承下来,在学习过程中分别融入了各民族的文化,包罗万象的迪庆热巴舞是多民族文化交融、和谐共融的真实写照。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全省各民族传承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并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增强了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文化的内涵,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向心力。

“十三五”期间,云南省共扶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抢救保护项目709个、世居少数民族文化精品工程项目110个、民族文化“百项精品”项目102个、民族文化“百名人才”100人,建设85个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29个少数民族特色乡镇、780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有效推动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增强了文化认同,夯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保护传承 民族文化焕发新光彩

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生活着我国56个民族中最后一个被确认族名的民族——基诺族,他们也被称为“从大鼓里走出来的民族”。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巴坡村民小组基诺大鼓舞传承人白腊先说:“按照传统,基诺大鼓不能随便放,也不能随便敲,必须供在卓巴(长老)家中,基诺大鼓舞也只有卓巴才会跳。”但是,自小喜爱大鼓舞的白腊先打破了这个禁忌,成为将大鼓搬出卓巴房的基诺族第一人。

如今,基诺大鼓成了展示基诺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基诺山寨景区,每天都有大鼓舞展演,参演的青年男女几乎都是白腊先的学生,通过他30多年来的传习,6岁到60岁的基诺人中,至少有一半会跳简单的基诺大鼓舞。“将基诺大鼓在世界各地敲响,是我最大的心愿。”白腊先说。

随着保护意识的增强,七彩云南不仅敲响了基诺大鼓,还建立起了腾冲佤族清戏、楚雄彝族左脚舞、西双版纳傣族造纸技艺以及陀螺、吹枪等一批民族文化传承基地,为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提供了空间和土壤。

走进省图书馆一楼的古籍修复室,工作人员正在国家级古籍修复导师杨利群的带领下,研究制定来自双柏县文化馆的濒危彝文古籍《查姆》的修复方案。

“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我们的初心,也是我们的使命。”省图书馆馆长、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马云川介绍,2009年,省图书馆成为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2014年10月,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云南传习所在省图书馆揭牌。

近年来,我省借助数字化手段,打造了一批民族文化资源数据库,推进了民族文化的有效保护与传承。目前已建成云南少数民族古籍数据库、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资源库、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口头传统典藏数据库以及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农耕文化传习共享平台等。同时已整理出版《云南少数民族古籍珍本集成》100卷,翻译出版《汉族题材云南少数民族古籍译注丛书》9卷,编纂出版《云南少数民族中华文化认同文献典藏》10卷,这些古籍成为各民族追根溯源、传承民族复兴使命的见证。

创新发展 民族文化赋能产业动力

茶马古道将云南的茶叶带出深山,展现了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精神,浸染着一路经过的地方。

“我们这里是白沙细乐、热美蹉、纳西古乐、勒巴舞、东巴文化5种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点。”丽江市古城区文林村乡贤会会长杨尔刚说。今年已经77岁高龄的他依旧参与文化园非遗文化传承保护的日常工作,希望文林村能成为游客们最难忘的地方。文林村内的大研古城民族文化园是由文林村集体经济自主兴建起来的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园内设有古城历史文化展示馆、东巴文化展示馆、民族文化传习馆等。

“叮当、叮当……”在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新华村,小锤敲打的清脆声在白族人家房前屋后萦绕。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寸发标采用微雕、镂雕、浮雕、圆雕等多种雕刻技法,历时4年雕刻出了“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大型银雕屏风。银雕屏风以人文景观和壮美山川为背景,塑造了112名来自56个民族的中华儿女欢聚天安门前的场景,传递出中华民族休戚与共、携手共进的团结风貌。目前,该大型银雕屏风已被国家民委民族文化宫收藏。

在从事银器手工艺的40多年里,寸发标从过去走村串寨的“小炉匠”成了如今新华村勤劳致富的“带头人”。回乡25年来,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在外闯荡的手工艺人纷纷回到村里,将民族手工艺创新推向更高的起点。如今,新华村及周边村寨学习银器锻制技艺蔚然成风,开创了“家家有工匠,户户是作坊”的生产格局。新华村也获得了“民族旅游村”“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云南省特色小镇”等殊荣。

“我从十二三岁开始学习弹吉他,十七八岁的时候开始歌曲创作。那个时候我还不太会说汉语,叔叔是老师,就帮我把歌词翻译成汉语。”在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酒井乡老达保村民小组,李娜倮仔细擦拭着吉他说,2005年,她带领能唱会跳的村民开始了“闯央视”之路,许多观众通过节目认识了她们,也认识了老达保和拉祜族。李娜倮没想到,从前农闲时候唱的歌、跳的舞,如今成为稳定的收入渠道,她也从一个爱唱歌的拉祜族姑娘成长为澜沧县酒井乡老达保快乐拉祜演艺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悠扬的《哈尼古歌》在宁静的山乡响起,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哈尼古歌传承基站沙拉托传承点,州级传承人罗们妹和23名同事正在吟唱古曲。被称为哈尼族“无字百科全书”的《哈尼古歌》,从红河岸边唱到了意大利米兰,气势恢宏的梯田美景、风情浓郁的民族舞蹈、宛若天籁的原生态音乐带领观众穿越千年,跟随周而复始的四季轮回,见证哈尼儿女对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

“我们把《哈尼古歌》打造为文化旅游产品,围绕哈尼梯田的四季和哈尼族人在梯田里面的人生四季,以歌舞方式呈现出来。希望来到哈尼梯田的每一位游客都能进一步了解哈尼文化。”元阳县文化馆馆长、非遗中心主任何志科介绍,目前,《哈尼古歌》已在元阳县哈尼历史文化博物馆进行常态化演出,《春季调》《哈尼摇篮曲》《开秧歌》等极具哈尼族特色的节目也将上演。

从文字、手工技艺到民族歌舞,从丽江古城、鹤庆坝子到拉祜山寨、红河梯田,云岭各族儿女追溯民族根源的初心不变,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的信念坚定,以民族文化带动产业发展的期盼热切。

翻越山川河流,走进村村寨寨,各族人民亲如一家,各族文化生机勃勃、相织交融。一曲一调、一字一句中凝结着少数民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全省各族群众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行。(记者 殷洁 戴振华 刘宣彤 何嵘 唐炎)

责任编辑:罗宇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