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科教 > 正文
“月季博士”的产研小院—— 一朵花的“中国芯”
      发布时间:2023-05-10 04:29:09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昆明市晋宁区宝峰街道清水河村的200亩研发基地里,绿意盎然、花香满园。李淑斌博士培育的“晋宁翠花”开得正盛。

李淑斌是省农科院研究员,“晋宁翠花”是他最得意的研究成果之一。为了建造一座“亲本库”,培育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月季品种,李淑斌用7年时间走遍大半个中国,收集中国古老月季和野生蔷薇资源。

2020年,李淑斌带领团队在清水河村创立“产研小院”,以产业应用为导向,聚焦科技研发、产业培育、企业孵化和农民培训,开展育种工作。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只有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才能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李淑斌说,早在1000年前,中国人就培育出了能够四季开花的古老月季,而目前市场上超过90%的“切花月季”品种却来自国外。中国的花农为此付出的代价是,购买种苗后按所产鲜花的枝数支付专利费,一般是每枝花价格的6%—10%,这样的窘境严重制约了我国月季产业的竞争力。

为了让花农种上自己培育的月季品种,李淑斌带着一批大学生成立了“小艾育种团队”开展攻关。经过大量调研,李淑斌找到了问题的根源,由于培育亲本的周期太长,现代月季间杂交遗传背景狭窄,导致月季品种单一、缺乏竞争力。李淑斌团队开始尝试以市场为导向,开展月季遗传育种研究,并确定了技术路径。

如今,李淑斌团队的基地保存了60个中国古老月季品种,2000多份优异的种质资源,相当于国际上一个中等规模的育种公司。团队已将野生资源和中国古老月季的基因引入新品种培育,得到育种亲本上千份。“国内种质资源丰富,但自主知识产权少,种业振兴需要更多的创新投入。”李淑斌说。

目前,李淑斌团队已经带动清水河村近200户农户增收,村民们通过土地流转,每年每亩可以得到3000元的收入,到育种基地上班每人每年可获得5万多元收入。近来,“产研小院”的模式已推广到沧源、永德和广南等地。(记者 党晓培)

责任编辑:罗宇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