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要闻云南 > 正文
思想伟力激荡云岭大地
      发布时间:2023-02-13 03:09:43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多谢国家好政策,让我们生活更美好;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方针政策进村寨;团结奋斗跟党走,朝着幸福再出发……”2022年11月25日,云岭百姓宣讲团——楚雄姚安梅葛宣讲团走进元阳县南沙镇桃园村委会那里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群众喜闻乐见的姚安花灯、坝子腔、小彝剧等形式,向当地群众深入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将党的好声音传遍少数民族村寨,让大家听得懂、记得牢、易实践。

2022年11月上旬以来,云南遴选昭通青年宣讲团、保山艾思奇百姓宣讲团、红河乡土能人宣讲团、姚安梅葛宣讲团、祥云播火先锋宣讲团等多支优秀基层百姓宣讲队伍,组成省级“云岭百姓宣讲团”,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巡回示范宣讲,深受干部群众好评。

一年来,我省宣传思想战线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守正创新,持续深化理论武装,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突出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工作主线,昂扬奋发,同心唱响新时代奋进凯歌,汇聚起云南各族群众团结奋斗、勇毅前行的磅礴力量。

春风化雨,推动理论武装向基层延伸

“要讲清楚过去5年的工作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要讲清楚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新要求、要讲清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和党中央对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部署”……

2022年11月10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省委宣讲团动员会在昆明举行。会议提出,要精心组织开展集中宣讲活动,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转化为推动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丰硕成果。“六个要讲清楚”的要求成为激荡在云岭大地的强音。

省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全省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此次动员会前后,省委书记、省委宣讲团团长王宁,省委副书记、省长、省委宣讲团副团长王予波分别深入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临沧市、保山市、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等地,在民族村寨、城市社区、高等院校、企业厂区、项目一线等,与基层干部群众深入交流,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从雪域高原到热带雨林,从独龙江畔到乌蒙山巅,从边境村寨到滇中城市,省委宣讲团成员在与干部群众互动交流中,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清楚,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透彻,党的好声音传遍云岭山山水水、角角落落。

同时,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对全省县级以上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重点内容统一作出安排,各级党委(党组)引领示范学,带动全省上下形成学理论、用理论、研究理论的良好风气。组织发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党的二十大重点文件及辅导读物305万余册,推动广大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各行业推动云南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抓研究阐释,回应热点关切

2022年5月,一个喜讯传来:由时任云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张瑞才为第一首席专家承担的中宣部2020年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体系研究》顺利通过专家组评审,获“优秀”等级结项,实现了我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研究的新突破。

该项目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际等维度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体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提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由科学概念体系、完整理论框架、鲜明理论特征和创新话语体系构成的理论体系。在项目研究期间,课题组收集、整理了大量文献资料,先后多次赴省内外调研生态文明建设,主办“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学术沙龙等活动,最终形成了1份3万字的总报告、30万字的8个专题研究报告、3份智库要报,并发表7篇CSSCI期刊文章。

过去一年,我省在重大实践经验研究方面亮点频现。

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组织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撰写刊发重点理论文章300余篇;

编制实施《云南省“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立项数(142项)排全国第14位,多项细分指标创多年最好成绩;

完成中央“马工程”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云南实践经验研究》,组织开展2022年省级“马工程”研究项目;

聚焦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列出32个选题,组织思政课教师及相关学者开展2022年度“双百双进”调研项目研究;

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首次以“揭榜挂帅”方式开展省社科规划重大项目招标申报工作。经过严格的评审,共立项“中国共产党在西南联大的活动及其影响研究”等项目10项,资助经费105万元。这一创新举措得到全省广大社科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和肯定认可。

一项项广受好评的研究阐释成果,帮助人们更加全面准确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深邃内涵,成为我省宣传思想战线在推进理论建设中紧跟时代步伐、回应热点关切的生动写照。

润物无声,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新时代新征程上,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我们要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

2022年12月25日,第三十五期《三分钟讲理论》系列微视频《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如期开讲。随着风光旖旎的画面不断切换,主讲人、省社科院副研究员马颖娜从大理洱海之畔讲到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从荒原变林海的塞罕坝林场讲到沙土变良田的库布齐沙漠,从云南大象北上南归讲到藏羚羊穿过铁路公路繁衍迁徙,娓娓道出“绿色足迹”在人们身边的拓展轨迹,一片蓝天、一泓碧水、一方净土的美丽中国建设画卷在人们眼前徐徐展开。

由省委宣传部、省社科院、云南广播电视台、云南日报报业集团联合推出的《三分钟讲理论》系列微视频,以“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为宗旨,立足云南、走向全国,全力打造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宣传品牌。

一年来,我省主动顺应媒体融合之变,创新推出《自信中国说之二十·说》《用实践回答》《云视理论》《三分钟讲理论》《学思践悟在云南》等一批传播广泛的特色理论宣传产品。全省各级宣讲团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开展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宣讲5000余场次,全省基层理论宣讲四个类别均获中宣部表彰、数量为近年最多,“学习强国”州(市)级学习平台实现全覆盖、为全国4个实现全覆盖的省(区)之一。创新开设“牢记嘱托,把总书记交办的事情办好”主题专栏,持续推出“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云南篇”“非凡十年”“领航·云南篇”等宣传报道,以理论的力量激励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勇毅前行。

思想伟力激荡云岭大地,奋楫扬帆启新程。通过用接地气的形式宣讲党的政策主张,以生动的语言让党的创新理论走进人民心田,全省党员干部群众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进一步增强,一个团结和睦、生机盎然的彩云之南呈现在世人面前。(记者 张雪飞 期俊军)

责任编辑:孙重远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