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云新闻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要闻云南 > 正文
解码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的生态实践
      发布时间:2024-08-26 03:14:44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从“诺亚方舟”到“种子银行”——

解码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的生态实践

参观种子博物馆

透明亚克力柱方阵整齐排列,在灯光的照射下闪耀出光芒。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种子博物馆,2000多根种子亚克力杆嵌满墙壁。

种质资源是一个国家的战略资源。我国是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初步评估全国高等植物中濒危和受威胁的种类至少有4000种,占总数的10%,保护形势十分严峻。

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2004年在昆明动工开建,2007年建成并投入运行。目前,共收集保存各类野生生物种质资源2万余种、30余万份,其中野生植物种子1.1万余种约10万份,是亚洲最大、全球第二的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与英国“千年种子库”、挪威“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等一起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异地保护的主要设施。

科学家们倾注大量心血,保护了许多野生珍稀濒危植物、重要经济作物和新发现物种,为众多野生生物种质资源提供了一个安全的避风港,成为种子的“诺亚方舟”。通过研究,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又得以发展壮大,种质资源库也因此被形象地称为“种子银行”。

“近期我们成功选育出了羊肚菌新品种‘中科菌1号’,是种质资源库作为‘种子银行’的生动体现。”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主任伊廷双介绍。羊肚菌是一种珍稀的食药用菌,深受各国消费者喜爱。但随着羊肚菌产业的迅速发展,种源单一、菌种退化、区域连作障碍等问题日渐凸显,优良品种特别是抗性种质的选育十分迫切。羊肚菌新品种的成功选育,为云南乃至我国羊肚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核心种源。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意味着未来消费者将会吃到更便宜、更好的羊肚菌。

“保护种质资源是全人类的共同任务。”伊廷双表示,未来将加强与国外科研人员和机构的合作,引进和保存更多的种质资源,继续为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贡献中国力量。(记者 杨苑 王丹/文 胡妤雅/图)

责任编辑:孙重远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