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云新闻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新闻 > 正文
老党员穆子寿的奉献之路:退休不褪色 余热映初心
      发布时间:2024-06-29 16:20:02   来源:云新闻
分享到:

原标题:老党员穆子寿的奉献之路:退休不褪色 余热映初心

在千年茶乡昌宁县,一位党龄44年的老党员穆子寿,选择了一条持续“奋斗”的道路,他的身影活跃在青少年健康成长、古茶树保护以及家乡经济发展的每一个角落,生动演绎着“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忠诚篇章。

今年70岁的昌宁县人大常委会原常务副主任穆子寿退休10年间一直没有“闲”下来。“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和希望,再苦不能苦了孩子,再穷不能穷了教育。”他把这句话常挂在嘴边的,当了7年公社教师的他深知教育对山区孩子的重要性。退休后,他受聘担任昌宁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亲自深入乡镇、村(社区)、中小学校开展调研,了解困难学子的学习生活状况,并牵头创建了“留守儿童”之家,申报了“春苗营养厨房”,建立了全县困境儿童数据库。

2021年,他牵头筹集资金8.7万元,帮助51名贫困学子圆梦大学;2023年,他先后走访困境青少年25名,开展青少年关爱帮扶活动18次,落实助困资金2.8万元。同时,组织了一系列青少年关爱活动,用实际行动为孩子们的成长撑起一片天。

昌宁县是全国唯一注册认证的“千年茶乡”,古茶树资源丰富,种茶历史悠久,但由于各种原因,一度面临古树茶普遍管理不善、破坏性采摘严重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古树茶产业的发展。穆子寿挺身而出,利用自己的经验和影响力,投身于古茶树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为全县49个古茶树群落、20余万株古茶树的保护贡献“银发力量”。

他发起古茶树保护倡议,组织管护技术培训60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与森林公安、林业站等部门协作,增强了村民的自主保护意识。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数以万计的古茶树得到了科学管理和保护,为当地茶产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通过他的宣传、培训和帮助,河尾社区28140株古茶树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2024年茶叶收入将达到农村经济收入的35%以上。”昌宁县漭水镇河尾社区党总支书记李忠强说。

“在党一日,服务人民一日。”穆子寿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积极参与家乡建设的讨论,为昌宁的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无论是殡葬改革、耕地保护,还是教育高质量发展,都能看到他活跃的身影。2022年8月,他还发起了“银发心向党·护苗润茶乡”捐资助教活动,带动离退休干部捐款11.2万元,为推动昌宁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银发动力”。

云新闻记者:杨艳鹏 通讯员:杨秋霞 李胜

责编:段冯媛

审核:谢祥睿(杨艳鹏)

责任编辑:云新闻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