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南华县封山育菌创新绿色致富新模式
经历暴雨的滋润后,一朵朵冒着鲜气的野生菌破土而出,森林中飘散着诱人的菌香,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野生菌采摘季。
在五街镇咪黑们百菌园,菌农罗成章正拿着小木棍仔细寻找。“菌窝子是固定的,每年都会出,菌窝子附近偶尔也会出几朵,还是要仔细查看。”罗成章说。
今年雨水来得较早,五街镇的野生菌交易市场已经开门迎客,收购商王存香今天收购了3公斤野生菌,店里还摆着几筐还冒着山野清香的菌子。“现在的价格是见手青80左右一公斤,红葱150左右一公斤,白葱120左右一公斤,除了集镇上的村民,还有一些路过的外地食客前来购买。”王存香说。除了红葱,还有少量松茸。“今年松茸也出得早,只是还比较少,预计7月份大量上市。目前的价格是1500元左右一公斤。”收购商鲁凤琴介绍道。
“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封山育菌不仅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更提升了周边群众的生活质量。”五街镇咪黑们村党总支书记周忠才表示,去年封山承包款的分红充分证明了这一模式的可持续性和社会效益。去年,141.9万元的封山承包款全部分给了76户人家、408名村民,人均分红3478元,集体经济分红,让“看得见”的集体资产变成了村民手中“摸得着”的股份红利。
今年的松茸产量虽然略显稀少,但价格昂贵,预示着未来丰收季节的潜力。村里的菌农们在严格的持证采摘制度下,精心寻找和采集松茸,并且将采摘标准化作为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南华县五街镇采用封山育菌模式,通过集中承包和管理山林经营权,确保野生菌的持续生长和有效利用。
所谓封山育菌,即在保证山林集体所有权的前提下,在每年野生菌产出最多的6月至11月,将分散在各家各户的山林经营权和山林管理权集中起来,通过公开竞标,把集体山林优先承包给村内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群众,签订《松茸山承包经营管理责任书》,划定菌山区域,明确采菌人的松茸保育促繁措施责任和林业管护责任,承包所得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按人头或山林占比进行分红。承包松茸山的群众可以通过销售松茸获得收入,没有承包松茸山或者在外务工的群众,可以通过流转经营权获得分红。
封山育菌使南华野生菌的品质大大提高,在野生菌交易市场,各类菌类的交易热络非凡,吸引了不少外地食客和采购商的关注。据了解,野生菌的市场价格稳定上涨,为当地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2023年南华县野生菌集散交易量1.218万吨,交易额15.513亿元,野生菌王国名片更加熠熠生辉。
云新闻记者:段晓宇
责编:段冯媛
审核:张晓橙(段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