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普洱市:一线淬炼让党员敢担当善作为
近年来,普洱市坚持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抓细抓实党员全链条教育管理,注重抓实党性淬炼、实践锻炼,推动党员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全力打造“实干兴普、奋勇争先”的先锋队伍。
用好“一园三线”党性教育示范走廊,提升教育培训质效。充分利用普洱民族团结园独特红色资源,围绕“一廊一路一带”区域化党建布局,建设126个实训基地,以点连线,分别形成3条针对培训主题和对象可选点、可组合的基层党员教育实训路线。推行“理论教育+政治训练+实践操作”模式,将党员学习教育从会议室搬到革命遗址、田间地头、工厂车间,与中心工作有机融合,在学以致用、知行并进中担当作为。
实施“四个专项行动”,提升分类管理质效。积极适应党员队伍多样化、差异化特点,强化分类管理,实施在职党员示范、受处分党员关爱、流动党员“暖流”、困难党员帮带4个专项行动,在窗口服务单位建立党员“示范岗”2295个,组建党员“攻坚队”“服务队”999支,解决困难问题4649个,推动在职党员争先进、作表率;432名单位主要领导挂联受处分党员,每年至少开展2次谈心谈话和1次家访,让受处分党员从“有错”向“有为”转变;为流动党员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援助、劳动就业、职业培训等服务2571次,帮助留守老人、妇女、儿童解决困难问题2171个,支持引导184名返乡创业,推动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组织;统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党组织书记、先进模范党员、党员致富能手等结对帮带困难党员4579人,帮助解决困难问题4995个,切实把党的关怀落到实处。
开展“四个先锋争创”,提升发挥作用质效。突出正向激励引导,开展文明、致富、护边、绿美4个先锋争创,坚持党员干部“挂社包街联片帮点”机制,带头开展志愿服务,凝聚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的工作合力;推行农村致富带头人“三帮带”机制,1919名党员在产业发展中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实施“国门党建一体化”提升项目,组建党员突击队1621支、党员志愿服务队408支坚守国门,全面筑牢边境安全稳定屏障;组织党员带头,发动群众参与,开展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庭院经济”建设,建立农村人居环境“一改二评三亮”机制,不断推动绿美普洱建设,真正做到面对急事组织突击、面对难事组织攻关、面对险事组织出征、面对要事组织攻坚。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胡梅君 通讯员: 晏川
责编:黄芳
审核:谢祥睿(胡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