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云新闻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新闻 > 正文
泸水市:党群同心防大汛
      发布时间:2024-07-06 17:20:02   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
分享到:

原标题:泸水市:党群同心防大汛

6月28日以来,泸水市境内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怒江干流暴涨,多条河流“超警”。怒江美丽公路、跃片公路、各地乡村公路不同程度发生泥石流、塌方、滚石,部分城市社区树木倒塌,断水断电……面对严峻复杂的汛情,各级党组织坚决响应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组建党员突击队、抢险队,以“风雨无阻勇向前”的责任担当和“从容不迫稳应对”的坚定使命,战斗在防汛抢险一线,当好防汛减灾“预警员”“安全员”,抗洪救灾“战斗员”“服务员”,构筑起一道道牢固的防汛“红色防线”,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强降雨导致泸水市跃片公路及农村公路灾毁达116条次,交通中断93条次。抢修受损公路,保通保畅是防汛救灾的关键。市交通运输局组建以党员为主的抢险队,调集机械设备,奔赴各地水毁路段,清理路面、涵洞淤泥,处理倒伏的行道树、山体冲落的泥石流和堆积物,力求在最短时间内抢通一条条“平安大道”。同时,对市域内道路桥梁进行隐患排查,加强对易积水、易滑坡、临水等危险路段进行重点巡查。

持续暴雨,古登乡加夺玛村入村公路多处塌方阻断,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党支部书记波忠华冒雨查看公路受损情况,通过微信群、广播等提醒村民注意出行安全。天气稍有好转,就立即驾驶个人的小型推土机到各个塌方点抢险,组织党员抢修队清淤泥,扶秧苗,修田埂,连续3天像“老黄牛”一般挺在了抢险最前线。

“我是党支部书记,危急关头,我必须第一个站出来,冲在最前面,”波忠华说。

7月1日上午7时许,上江镇丙贡村村组干部在洪峰来临之前,提前将6户18名群众进行转移紧急避险,未发生人员伤亡事件。

7月1日中午13时许,古登乡色仲村党支部支委委员、武装干事夏玉明带着党员村民雨中排查老社组周边隐患点,发现8户农户上方地界出现了一条裂缝,有塌方隐患。夏玉明及时将情况上报村党支部书记和乡防汛值班室,村党支部立即组织村干部和党员,冒雨到农户家开展动员工作,以投亲靠友方式及时转移安置8户农户。

泸水市地质灾害多发易发。近年来,泸水市锚定“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目标,在做好“拉网式”风险隐患排查、基层应急能力提升培训全覆盖等应急准备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基层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的“眼看耳听”的作用,人防与技防相结合,实现省、州、市、镇、村、组六级联防联动,为成功防范应对山洪灾害奠定了坚实基础。

6月28日开始,泸水市应急管理局实行全员值班、全员待岗制度。党员干部主动请缨,积极报名参加党员先锋模范救援小分队和灾情汇总核实上报小组,提前分配物资到各乡镇(街道),靠前预置应急救援物资,全力做好应急救援保障。向乡镇(街道)、部门发布通知和紧急提醒函12份,对乡镇(街道)、部门开展调度11次112家,“叫应叫醒”乡镇(街道) 、村(社区)180余次。 “我们提前采购了帐篷、棉被、雨衣、大衣、毛毯等应急物资10000余件,购置了无人机、卫星电话、发电机等25台专业救援设备。一旦有灾情发生,可以保证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水喝。”泸水市应急管理局局长徐金彪说。

老窝镇充分利用宣传屏、大喇叭、村组微信群等平台,及时推送天气预报、地质灾害预警信息,确保各类防汛信息精准上传下达,到户到人。动员驻村工作队、村干部和党员群众在汛前排查农田、危房、困难户、独居户等存在的隐患问题,织密防汛“防护网”。称杆乡组织党员走访孤寡老人、留守儿童、五保户等弱势群体,带领群众加固堤防、疏通道路、畅通排水,实时监测塌方和滑坡风险隐患点,筑牢防汛“红色堤坝”。

市处级领导下沉包保乡镇(街道),开展全域排险、全域防范工作。市、乡、村、组四级干部同频共振,完善预案、巡查水位、紧急疏散……防汛关键期,泸水市各级党组织时刻将灾情和群众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细”处着眼,“勤”上发力,用实际行动彰显使命与担当,让人民群众更加放心托底。

上江镇党员干部和农村党员“亮”身份,闻“汛”而动,带领群众到河岸、道路、产业基地抢险救灾,开展生产自救。

大兴地镇党员突击队对水源地开展汛期安全巡查,架设“送水专线”,为群众送水解忧。

当前,泸水市防汛形势依然严峻,各级党组织及时吹响防汛救灾“集结号”,一面面党旗在防汛一线高高飘扬,一名名党员无畏风雨,向险而行,夜以继日坚守岗位,筑起一道道“红色防线”,在防汛“大考”中展现新时代共产党员的风采。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李寿华

责编:王剑钊

审核:段冯媛(李寿华)

责任编辑:云新闻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