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云新闻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新闻 > 正文
七彩云南样样好丨吃饭,云南有亿点点花样
      发布时间:2024-07-07 16:20:01   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
分享到:

原标题:七彩云南样样好丨吃饭,云南有亿点点花样

写在前面

云南共有26个世居民族,是我国世居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形成了丰富的民族文化,节庆文化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节庆文化十分丰富,包含文化、旅游、饮食、非遗、产业等各个方面,深受网民喜爱。


在云南省委网信办统筹指导、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支持下,云新闻客户端推出“七彩云南样样好特色文旅宣推计划”,聚焦云南特色、统筹属地力量,以云南民族节庆活动为切口,联动全国各兄弟省区市,及云南省内16个州市,推出一批打动人心、引发共鸣、破圈传播的融媒体产品,立体展现祖国壮美山河和锦绣民族文化,生动描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和谐画卷。


本期主题,我们来到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一起欣赏精彩的歌舞表演,品尝艳丽的花米饭,参加壮观的长街宴。

紫兰藤染出紫色

板蓝根染出蓝色

靛叶染出黑色

黄姜染出黄色

红兰草染出红色

五彩斑斓

不止是“红饭节”的色彩

更是壮乡的精彩生活

7月6日(农历六月初一),马关县马洒2024年锦壮红饭节将如约而至。“锦壮红饭节”是当地壮族人的传统节日,称为过小年。随着节日的脚步临近,家家户户染红饭、舂粑粑、宰猪羊,款亲待友;击铜鼓、舞纸马、对山歌。

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的马洒村建立于明末清初,马洒是壮语“纸马”的意思,因村里人擅长纸马舞,这个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壮族村寨得名马洒村,马洒是马关县最大的壮族聚居村寨。

红饭节的“红饭”,又叫花米饭,是用一种叫红饭叶的植物染成的,是壮族人民喜爱的食品。

在节日的头天,壮家妇女将红饭叶洗净放在锅里加水煮成深红色的汁,除去渣质,将泡好的糯米放入汁中浸泡三四小时后控干,用甑子蒸熟即成红饭。

红饭色泽鲜艳诱人,装在碗里,犹如一朵初放的红玫瑰,馨香四溢,沁人心脾,吃时蘸白糖或红糖,味美可口。后来,红饭逐渐变成了红、黄、紫、黑、白等“彩色饭”。

七彩花米饭

当空气中弥漫起迷人的芬芳,花米蜕变的序曲就开始了。研、煮、浸、染,红饭叶、羊咪咪花、紫香藤、稻秆等植物经由捣碎、熬煮后成为了最佳染料,精心挑选优质的糯米,通过筛选去除杂质,随后进行着色,最终化作一粒粒色泽斑斓、香气四溢的花米饭,热情招待每一位宾客。

染制米饭

壮家人过红饭节一般2—3天,壮族的村村寨寨,热闹非凡,美酒飘香,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络绎不绝,洋溢着欢声笑语。

夜幕降临,铜鼓的铿锵之声响彻云霄,纸马舞的灵动与山歌的悠扬相互呼应,“红饭节”仿佛带领人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回溯过往的艰辛历程,感受当下生活的甜美。

7月7日至7月8日,马关县马白镇马洒村盛装以待


 "魅力马关·古韵马洒"乡村旅游文化节暨2024年"锦壮红饭节"即将精彩启幕!

红、黄、蓝、绿、紫

把花米饭做的活色生香

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锦壮红饭节”

染的不仅仅是美丽的颜色

更是技艺的传承

工艺的展示

文化的传递

云南日报—云新闻客户端出品

指导单位:云南省委网信办

支持单位: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

统筹:谢炜

策划:张海燕 黄佳伦

特别鸣谢:马关县委宣传部、马关县融媒体中心

资料、图片来源:丘北县人民政府、文山日报、马关县融媒体中心、马关文旅、文山新闻网

美编:潘彬琼

编辑:段冯媛

一审:黄佳伦

二审:张海燕

三审:谢炜

责任编辑:云新闻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