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普洱澜沧:让非公企业党员有“家”更有“为”
“企业改制下岗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找不到地方参加组织生活。”现担任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工业园区非公企业第三联合党支部书记的李剑春感慨地说。
“没有党组织和阵地的党员就像一盘散沙,时间一长有的党员就淡漠了宗旨意识,甚至忘记了党员身份。”非公企业党委负责人说,目前,澜沧县有100余名下岗失业党员没有固定活动场所来开展组织生活。
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为切实解决“有党员无组织,有组织无阵地”的现状,澜沧县采取党委委员帮带的“1+X”机制,对现有的13个非公企业党组织进行实地走访调研,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捋顺100余名党员组织关系;整合国有闲置资产、党群服务中心、云岭先锋新家园等资源,打造1个集学习休闲、信息共享、心愿收集于一体的多功能“党员之家”。
“党员之家让我们找到了归属感。”县工业园区非公企业第一联合党支部书记鲍卫强说。现如今,党员之家不仅是党员们学习娱乐的好去处,也成为他们信息交互的“情报站”。在一次次的活动交流中党员们增进了感情,凝聚起先锋力量,自发组建1支党员志愿服务队,成为“百名红马甲”“千名红袖章”中的一员,积极参与到创文创卫、乡村振兴、强边固防等中心工作上来。
“导致非公企业党组织不稳定的因素很多,组织建设看似扁平化,其实很难形成合力。”两新工委负责人说。近年来,澜沧县持续探索“党建+”工作思路,建立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以两新工委+联席会议+行业党委“三位一体”常态化运行机制为抓手,通过开展“主题党日进企业”“企业吹哨党员报到”等共建活动,让惠民利企政策“一站式”直通企业,聚焦急难愁盼,精准助企纾困。同时,推进“双线排查”专项行动,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活动,实现“重点企业专人指导、初创企业有人联系、难点区域包干负责”。如今,全县共有20余名党员干部化身驻企联络员,采取党员帮带、活动联办、队伍联育的方式,让党员有“家”更有“为”。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胡梅君
通讯员:澜组轩
责编:张晓橙
审核:谢祥睿(胡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