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云新闻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新闻 > 正文
谋改革谱发展 文山州以“文山之干”推动 “文山之变”
      发布时间:2024-07-16 17:10:02   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
分享到:

原标题:谋改革谱发展 文山州以“文山之干”推动 “文山之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坚持以“文山之干”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如今,改革红利不断释放,经济发展企稳向好、量质齐升,民生福祉大幅改善、普惠各界,社会治理卓有成效、安全稳定,实现了“文山之变”,带来了“文山之美”。全州GDP从2013年的554.13亿元增加到2023年1462.32亿元,年均增长8.8%,增速排全省第2位。人均GDP从2013年的15720元增加到2023年42689元,年均增长9.1%,增速排全省第2位。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发展动能全面释放

聚焦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围绕做好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形成以绿色铝为支撑的产业集群,绿色铝产能占全国近十分之一、全省二分之一。围绕打造“世界三七之都”,做好三七种植、加工、交易、品牌、企业上市等文章,形成以三七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围绕打造世界的世外桃源,加快推进边境旅游试验区创建,建成A级景区60个,2023年,旅游产业接待人数4649.06万人次,旅游收入2023年504.75亿元。

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行动计划,全州现有省级科技型中心企业360家,有效期内高新技术53家,国家级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3家,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96个。

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不断优化,发展空间全面拓展

聚焦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提升对外合作水平,推动对外开放稳步发展。大力发展口岸经济,边民互市市场电子化结算实现全覆盖,推行“边民+合作社+加工企业”模式,边民互市贸易额由2015年的13.6亿元增加至2023年20.75亿元,年均增长5.4%。外贸进出口总额由2013年17亿元增加至2023年28亿元,年均增长5.1%。

实施州级领导挂钩联系重大招商项目、“四方联动”、全程代办等机制,组建州招商引资服务中心,设立7个驻外招商机构,11年来累计实施国内合作项目2250个,到位资金4162.2亿余元,年均增长12.7%以上。构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培育“万名村播”促农增收。2018年实现全州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项目全覆盖,2023年全州网络零售额完成68.58亿元,跨境电商实现“零的突破”。

农业农村改革不断增强,乡村振兴全面突破

聚焦建设现代农业体系,以建设特色农业强州为抓手,推动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推动13.87万脱贫户和监测户与1242个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双绑”利益联结机制,抓实农民增收“一口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5460元增加至2023年15444元,年均增长11%,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20年的11542元增加到2023年的17388元。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获批认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试验站建设全面完成,2023年高原特色农业重点产业综合产值达1455.71亿元,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717.26万亩。粮食总产量177万吨,实现22连增。深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统筹推动农村“一水两污”整治,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全域推进1.36万个绿美村庄建设。

文化教育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凸显,民生福祉全面改善

聚焦织密民生保障制度体系,不断提升民生保障能力。相继组建州、县(市)融媒体中心,建成5个事迹陈列纪念馆和红色教育基地,《坡芽歌书》两次走进国家大剧院,《幸福花山》荣获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圆梦奖”优秀剧目奖、舞台美术奖。

构建以州一中为“龙头”引领县(市)一中改革、县(市)一中引领基础教育的发展机制,组建文山职业技术学院,推进职教园区一体化办学改革。积极推进“健康文山”建设,健康城市创建连续2年群众满意度全国第一。8县(市)人民医院入选国家首批“千县工程”,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现8县(市)全覆盖。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就业优先政策,2023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8.68万人、务工收入469亿元。

社会体制改革不断强化,社会治理全面进步

聚焦平安文山、法治文山建设,以基层治理一网兜为重点,不断推动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建设。在全省率先推出“两法衔接”,司法公开机制不断完善,持续提升法治政府建设质效。建立党政军警民合力守边关机制,打造“安全稳定+开放有序”的强边固防3.0版。州级和4个县(市)被命名为云南省第十一届双拥模范城(县)。

以“五个千万”工程推进普法强基落实见效,全州70%行政村实现“零违法”“零上访”“零事故”,群众安全感综合满意度96.74%。率先在全省实现农村寄宿制学校“希望澡堂”全覆盖,建设一乡镇一泳池104个,设立“少年儿童之家”5170个。成功创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在平远片区创新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示范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标志区”建设;全面建成42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张文峰 王世涵

责编:段冯媛

审核:王剑钊(张文峰 王世涵)

责任编辑:云新闻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