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云新闻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新闻 > 正文
彝绣瑰宝绽放国际舞台!保山彝绣《万花朝生》入选意大利“MEDUSA”艺术展
      发布时间:2024-07-18 09:30:02   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
分享到:

原标题:彝绣瑰宝绽放国际舞台!保山彝绣《万花朝生》入选意大利“MEDUSA”艺术展

近日,来自保山市隆阳区瓦马彝族白族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左金丽及其徒弟方琂收到意大利伊索美术馆官方邮件,他们精心制作的彝绣作品《万花朝生》,入选“ 美杜莎 戈尔贡涅”2024意大利“MEDUSA”艺术展。

据介绍,本次2024意大利“MEDUSA”艺术奖主题为“美杜莎 戈尔贡涅”,是由文艺机构联合意大利国家美术协会、佛罗伦萨艺术研究院、意大利托斯卡纳大区、意大利利沃诺市政府等举办的一次大型国际艺术展览。

《万花朝生》出自诺苏派彝绣,这一古老绣派源于瓦马彝族,以矿物质扎染丝线,辅以不足1毫米的精细绣针进行挑丝,每一平方米的绣品需经千万次以上的反复挑针,方能成就。诺苏派彝绣以自然界的山川花卉、飞鸟走兽为灵感,色彩浓郁,图案寓意深远。诺苏派彝绣通过衣钵传授技法,传承者至少需要学习30年,方能获得独立创作能力,每一位传承者一生能完成的画作不超过10幅。

瓦马乡居住着彝、白、苗等20个少数民族,手工刺绣一直都是各族妇女农闲时常做的手工活,绝大部分妇女都会刺绣,左金丽就是其中之一。左金丽,这位土生土长的瓦马彝族女子,自幼随家人习得缝制与刺绣技艺,凭借对彝绣的挚爱与不懈追求,成为了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她运用红、黄、黑三大原色,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展现彝族刺绣的独特韵味,每一针一线都承载着彝族人民对图腾的敬畏与崇拜之情。一块块普通的布料,一丝丝普通的彩线,经过她的飞针走线,便呈现出一幅幅活灵活现的刺绣作品。

左金丽致力于彝绣文化的传播,悉心培育下一代,方琂便是她的得意门生之一。方琂,一位对彝族文化满怀热忱的青年,自幼受彝绣熏陶,深谙古彝文化的精髓。作为一名古彝文化学者,他与师傅左金丽合作完成的《万花朝生》,不仅展现了诺苏派彝绣的传统魅力,更蕴含了新时代的艺术创新。此次入选意大利“MEDUSA”艺术展,是对他们努力的认可,也是对彝绣这一古老非遗文化走向世界的有力推动。

面对国际艺术界的瞩目,左金丽与方琂表示,他们将继续深耕瓦马诺苏派彝绣的传承与创新,力求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让彝绣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杨艳鹏 通讯员:徐红艳 张知知 罗伟洪

责编:张晓橙

审核:张耀龙(杨艳鹏)

责任编辑:云新闻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