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保山龙陵:雨季枫斗加工为农民开启财富之门
近期,保山市龙陵县持续降雨,影响了部分村民外出务工。然而,在这个被誉为“中国紫皮石斛之乡”的地方,不便外出的村民们纷纷居家加工枫斗,弥补务工空档期的同时,足不出户就实现了坐地生钱。
家住龙山镇赧场社区的52岁居民段有果,平日里主要靠周边打零工维持生计。雨季来临,她转而在家接枫斗加工的活儿。通过熟练的手法,段有果能将石斛鲜条迅速扭制成一颗颗紧致美观的枫斗。枫斗的制作过程包括烘烤、绕条、打磨、抛光等步骤,不仅能发挥石斛的药用价值,还能延长其保存期限,便于长途运输销售。“雨季在家加工枫斗,天晴又外出务工,只要人不闲着,收入就会源源不断。”段有果说,她每天大约能加工1公斤枫斗,获得约120元的加工费,足够满足家庭日常开支。
为确保枫斗质量达标,龙陵县石斛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沈定才及其团队在梅雨季节加强了对农户的技术指导。他们重点关注枫斗加工的环境控制、火候把握、形状紧实度等方面,提升农户的加工技能,增强枫斗的市场竞争力。沈定才表示,通过全面的技术指导,旨在提高枫斗的品质,满足市场需求,促进农户增收。
作为全国石斛枫斗加工第一大县,龙陵县有4.5万人从事石斛枫斗加工。每年6至10月,枫斗加工人数显著增加,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据统计,该县枫斗年均初加工量超过2500吨,人均年收入可达6000多元。这一特色产业不仅丰富了村民的收入来源,也为龙陵县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杨艳鹏 通讯员:储永娟 尹纯助 赵菊润
责编:王剑钊
审核:段冯媛(杨艳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