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普洱景谷:稻田“丰”景好 机械助归仓
走进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的广袤田野,放眼望去,万亩水稻一片金黄,无边的稻田里稻浪成风,空气中弥漫着稻田的清香,几台收割机在田间作业,满眼尽是“喜看稻菽千重浪”的秋收好“丰”景。
在永平镇芒东村的田间地头,金黄色水稻陆续进入收割期。农机手熟练地驾驶着收割机在田里来回穿梭,将沉甸甸的稻穗揽入“怀中”,装满稻粒的收割机回到田埂边,随着管道倾泻而下,割稻、脱粒、搬运,一气呵成,农户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忙碌的丰收景象一片盎然。
“我家今年一共种了4亩稻谷,天气好转后,我们马上下地抢收。”芒东村水稻种植户谢光泽告诉记者,受前段时间大风降雨影响,部分水稻出现了倒伏,在农技人员指导下,他前期管理得当、防范到位,如今又采用人工与机械相互配合的方式收割,现在农户只需要在田边等待收割机将稻谷倒出来装袋,随后就可进行晾晒等后续作业,省时又省力,有效保障了地里的稻谷颗粒归仓,“目前来看,亩产500多公斤不成问题。”
芒东村党总支书记周文林介绍说。“今年我们村水稻种植面积大约在500亩,每台收割机一天能收割30亩左右,收割工作一周就能结束,比起传统收割方式,机械化收割不仅能有效提高水稻的收割效率,还能有效减少人工收割带来的损失。”
据了解,在秋收的关键时期,永平镇积极组织力量,协调本镇农民和种植大户,多方合力抢抓秋收的晴好天气,推进水稻机械化收割,收割机、运载车等现代化机械马力全开,确保稻谷归仓。此外,收割机收割的同时还会把秸秆打碎还田,提高土地肥力,为下一轮玉米、蚕豆等冬早作物的耕种做好准备。
据统计,2024年永平镇共完成水稻种植面积17800余亩,产量超8544吨,可实现产值2563万元,预计10月底完成收割。
永平镇的丰收景象,只是景谷县秋收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景谷县持续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推广农业生产机械化,强化农业技术服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鼓励群众多种粮、种好粮,不断扩大粮食生产面积,为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云南日报-云新闻通讯员 :邱海艳
记者:沈浩
责编:黄芳
审核:张耀龙(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