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临沧:一“路”向前奔幸福
公路沿线风景如画,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在临沧,一条条“四好农村路”纵横交错,农村公路已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致富路、幸福路。
近年来,临沧成功创建1个“四好农村路”国家级示范县、1个省级示范市,3个省级示范县。临沧大地上,一幅幅和美画卷沿着蜿蜒悠长的“四好农村路”徐徐展开。
日前,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家邮政局公布第四批“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结果,临沧市镇康县榜上有名。如今的镇康,产业大道互联互通,彰显着经济的蓬勃活力;边防公路蜿蜒曲折,捍卫着一方安宁;昔日的危桥已修缮一新,桥下河水潺潺,构成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
镇康县17条县道实行专业化、市场化养护,82条乡道实行分段包干进行常态化管养,形成“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权责清晰的公路养护责任体系,打造出“畅、安、舒、洁、绿、美”的交通运输环境。
走进云县茂兰镇马泗村,一条条崭新的水泥路在村庄间延伸,纵横交错的农村道路网展现着这里日新月异的变化。
“以前,通往我们村800亩烤烟核心区的道路都是泥巴路,一到雨天,汽车很难开进来。现在修了宽敞的水泥路,为我们村的特色产业插上了出村的‘翅膀’。”马泗村副支书罗会姜说。
“四好农村路”在推进特色农业发展的同时,也为乡村旅游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驾车行驶在通往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董镇上龙乃自然村的乡村公路上,道路两旁鲜花盛开,翠竹婆娑,佤族特色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这条路已经成为上龙乃自然村的便民路、产业路和旅游路。
“路修好了,游客越来越多了。”村民赵艾嘠高兴地说,随着旅游业越来越红火,村里的特色农产品走出了山区,村民收入大幅提高,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随着农村公路的延伸,客货邮融合发展不断加速,农村客运和物流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云县至漫湾、凤庆至习谦、南伞至凤尾等多条农村客运公交线路开通运营,让村民在“家门口”坐车;盛夏永德芒果飘香,线上下单、线下采摘,通过直播带货,村民在家里就把水果卖出好价钱。“出门”上车、快递“入村”、农货“进城”,“四好农村路”让幸福直达群众家门口。
近年来,临沧市建制村通硬化路、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直过民族”及抵边自然村通硬化路、乡镇通三级公路建设等共计13416公里,建制村(社区)实现100%通邮、100%通客运车辆,2公里范围内建成农村客运站点764个;拥有农村客运车辆916辆,全市77个乡镇均实现乡村客运公交化运营。
“四好农村路”建设,“建好”是基础,“管好”“护好”是关键。临沧各地探索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农村公路管理机制和养护模式,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管养经验。
凤庆县通过向第三方购买农村公路管护服务,替代原有完全由线路管理员进行管护模式,实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常态化、精细化;沧源佤族自治县每个村安排一个副主任专门负责,选出1名群众作为村级协管员,组织群众投工投劳开展公路养护;通过建立县(区)长为总路长的县、乡、村三级路长制工作机制,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同时通过“法约结合”的方式促进农村公路的管理和保护。
农村公路建设扎实推进,管养机制更加完善,公路治理规范有序。如今的临沧,农村公路宽敞、通畅,不仅畅通了群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更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云新闻记者:李春林 见习记者:隋鑫 通讯员:魏江跃 吴成光
责编:谢祥睿
审核:张耀龙(隋鑫 李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