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普洱宁洱:就业渠道“多元化”群众增收“幸福满”
近年来,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同心镇石膏井村聚焦农村劳动力“不想离乡”的内在需求和“不能离乡”的现实困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引领作用,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批优秀企业落地,为辖区内群众提供近千个就业岗位,实现“家门口”就业,团结引导各族群众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家园。
在水果加工厂务工的群众
宁洱县丰科源水果厂是石膏井村党建引领的招商引资项目之一,据该厂负责人余国齐介绍:“今年水果厂营业额已达600万余元,每天用工基本在30人以上,每月发放工人工资约14万元,未来预计还要再新增一个冷库和几个烘烤房。”
水果厂自2023年6月落户石膏井村以来,作为联系企业和群众之间互通往来的桥梁,村党总支充分发挥组织引导作用,积极动员脱贫户和各族群众参与务工,同时加强与企业沟通共同谋划发展蓝图。目前,水果厂共吸纳石膏井村及周边的同心村、那勐勐村、大凹子村等上百人参与务工,群众每天务工收入有150—200元。石膏井村脱贫户刀金波开心地说:“以前根本不敢想可以在家门口上班还能领到这么高的工资,既能照顾到家里,也不耽误做农活。”
石膏井村稻田摸鱼节
此外,石膏井村“两委”在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方面多方探索,出实招见成效,通过党建引领采取“村集体+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流转闲置土地打造田园综合体,壮大水稻、油菜、小花糯玉米等特色产业600余亩。以再现石膏井盐茶古镇风貌为主线,挖掘盐茶、马帮等当地文化特色,整合山地、森林、田园、村落、温泉等旅游资源,开发人文历史、农业休闲、亲子度假等旅游产品,打造石膏井盐茶旅游古镇生态旅游度假综合体,先后举办油菜花节、稻田摸鱼节等特色节庆活动,接待游客3万余人,有力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村民在田园综合体项目务工
“我们在招商引资各环节中,注重发挥党组织在村集体经济中的引领带动作用。通过建设田园综合体和引进水果加工厂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空心化’的问题。龙头企业发挥联农带农作用让群众增收致富,同时努力通过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吸引更多人才返乡创业。”石膏井村党总支书记、主任李文忠说道,“我们还要深入挖掘石膏井村的盐茶文化等特色资源,继续推进农旅融合发展,真正实现经济兴、农民富的美好愿望。”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文化优势, 石膏井村牢牢抓住中老铁路、茶马古道这两条主线,以及那柯里景区辐射带动作用,依托农业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不断扩宽群众收入来源,让群众安心安业,生活水平节节攀升。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胡梅君
通讯员:李晓莹 李思蓉
责编:谢祥睿
审核:郑海燕(胡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