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普洱思茅:多元共治增添基层治理“新活力”
普洱市思茅区思茅街道茗源福居小区业委会由3名退役军人及两名热心业主组成,在通商南路社区党委的指导下,业委会以提升小区居民幸福指数为奋斗目标,为小区居民解决了设立临时公共活动场所、落水管改造、停车位紧缺等诸多问题,探索出一套“党建引领全覆盖、社区治理全融入、业委会治理全参与、物业管理全方位”的管理模式。
机制互通,“四方联动”破解沟通难题
健全社区党委、业委会、物业公司、小区居民沟通联系渠道,不断加强物业、业委会、社区、居民四方联系,充分发挥业委会桥梁作用,推动社区治理工作有序开展。结合实际,建立三个微信群开展线上工作,小区业委会及物业群,便于业委会监督物业企业开展小区管理;小区单元群,由业委会成员担任群主,便于邻里沟通,问题收集上报;小区业主大群,便于日常通知事项。3年来,共协调解决群内业主诉求140余件。
细化清单,逐项消耗化解历史“顽疾”
退役军人在开展业委会工作中秉承军人的优良作风,雷厉风行、吃苦耐劳,聚焦小区管理中的重点、难点、历史问题。解决落水管道老化破损问题,茗源福居建于2008年,常年的风吹日晒造成暴露在墙外的落水管道老化破损,业委会通过征求业主意见建议,于2022年4月为219户居民更换1200余米的落水管,有效解决了雨水飞溅的难题。建设临时公共活动场所,针对小区无公共活动场所问题,将原本堆放杂物的雨棚清理出来并加固雨棚钢架,作为活动场地。走进小区,阵阵欢笑声从“新”活动场地传出,“闲置”到“闲适”的转变绘制出一幅“益老益小”的新图景。在逐项解决问题的同时,业委会还列出任务清单,规划建设天然气管网、小区“一户一表”用电改造、维修楼宇外墙、更换陈旧下水管等具体事项,为小区居民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环境。
多元参与,合力促进共建共治共享
小区停车位数量有限,车辆无序停放时有发生。不仅影响邻里和谐,还会出现占用绿化带、堵塞消防通道等现象,严重影响小区秩序。业委会主动担当作为,提前摸清小区车库、车位、车辆实际情况,通过召开业主大会,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充分利用小区外围场地,精确测量、重新调整,增加10个机动车停车位,在小区路口加装一个停车升降杆,调整并细化收费标准、对外来临停车辆进行分类管理。不仅避免了非小区业主长期占用机动车位,也为小区长期在外偶尔回家的住户提供临时停车位,极大缓解小区内停车难问题。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胡梅君 通讯员:黄白玫 段冰冰
责编:王剑钊
审核:黄芳(胡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