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火辣”盈之椒,乡村振兴路上的“热辣滚烫”
“青枝绿叶辣椒红,党建助力情谊浓”。走进石林彝族自治县石林街道小密枝村委会山头上村的实验田里,村民们正穿梭其间忙着采摘、装袋、搬运,现场一片繁忙景象,一幅丰收的乡村画卷跃然眼前,盈之椒1号、2号、3号等不同品种的辣椒正孕育着石林独有的“热辣滚烫”。
据了解,山头上村有98%的农户都种植辣椒,品质上等,山头上村也成为了“石林辣椒第一村”。“量大的时候,我们合作社每天晚上能收购100吨左右的辣椒,合作社每天的用工人数60人以上,人工工资在150元到220元,村民们心里乐了,腰包也鼓了。”“盈之椒”合作社负责人李云说。
“我们村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光照适中,非常适合种植辣椒,在石林街道党工委的带领下,我们支部采取包片分组方式,进入田间地头向群众宣传辣椒种植,助力辣椒产业种植家喻户晓。同时,按照‘村党组织+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党员带头、公司收购、农户种植、土地流转等方式,充分发挥能人引路、产业带动作用,在张云东、李坤、虎凤兰等为代表的新农人的助推下,我们村辣椒种植规模从2005年的120亩到如今每年稳定种植面积5000亩以上,全村辣椒种植户超过98%,户均面积超3亩。”石林街道小密枝村党总支书记张树华说。
近年来,石林街道党工委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群众增收为目标,成立石林“盈之椒”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召开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等相关会议,立足各村资源禀赋和村情实际,点对点分析发展现状、村情概况、资源情况、政策优势,鼓励支持各村(社区)立足“一村一品”特色发展思路,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激活运行机制,用好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金钥匙”,打开村集体和广大村民的“致富锁”。每年从泰国引进原种进行试种,试种成功后,才会将种子卖给椒农种植。今年,“盈之椒”品种的辣椒以其浓郁的清香、高辣度、长而粗的椒把、厚实的椒皮等特点,深受收货商及消费者喜爱。目前,“盈之椒”系列的新品种包括“盈之椒1号”“盈之椒2号”“盈之椒3号”及“盈之椒盖面货”。
与此同时,通过向农户发放地膜、喷叶肥等生产物资,充分调动群众管护的积极性,并以“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为契机,开展“农业科技人才下基层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暨“万名人才兴万村”“石林人才话家乡”主题活动,发挥农业科技人才下基层服务团队、“万名人才兴万村”帮扶专家以及石林各领域人才智力、资源优势作用,做好技术服务保障,帮助群众解决田间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做好“辣产业”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小密枝的带动下,全县辣椒种植区已过万亩,带动曲靖、文山、弥勒等周边城市的辣椒产业发展,“火辣”盈之椒,成为了乡村振兴路上的火热力量。
小密枝村的“辣椒致富经”只是石林县以辣椒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石林县按照党建共抓、产业共育、市场共闯、效益共享、群众共富的思路,充分整合专家工作站、挂钩帮扶、上级专业部门、合作公司以及本地辣椒种植方面的“土专家”等力量,组建辣椒种植指导组,为全县辣椒种植户,开展全时段、全方位辣椒知识科普、辣椒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广。聚焦打造“一村一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结合“短、平、快”布局,大力发展辣椒种植,让农户吃上“定心丸”,为农民增收提供技术保障,为推动辣椒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活力,奏响农民致富“椒响曲”。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余红 通讯员:俞丹丹 魏溪玥
责编:王剑钊
审核:谢祥睿(余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