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云新闻观察|政治局会议特别提到的这类基地建设,云南大有可为
8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推进清洁能源基地建设”。
清洁能源又称绿色能源,是指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会或者很少排放有害物质的能源。清洁能源基地是指集中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资源的地区,建设清洁能源基地旨在促进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和使用,推动能源结构绿色转型。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清洁能源发展工作,多次强调“要把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从国家层面看,深化对清洁能源的认识,探索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路径,对于我国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建设九大清洁能源基地,其中的金沙江上游清洁能源基地和金沙江下游清洁能源基地与云南省密切相关,突显云南在这一国家级布局战略中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
从省级层面看,2019年能源产业成为云南第一大支柱产业,绿色底色更加鲜明。《云南省绿色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具体阐明了云南能源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明确着力打造绿色能源强省。2024年省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云南要加快打造国家清洁能源基地和全国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
一
2021年6月28日,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与上游乌东德电站,下游溪洛渡电站、向家坝电站一道,在金沙江下游构成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
白鹤滩水电站 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随着金沙江、澜沧江干流水电站陆续投产,云南基本建成国家清洁能源基地。
这句话背后,是云南保障了一系列“大国重器”“省之重点”顺利开工、投产:
——推动金沙江、澜沧江国家大型水电基地建设,确保乌东德、白鹤滩、托巴水电站全部建成投产,旭龙、奔子栏、古水等电站开工建设,开展金沙江、澜沧江大型水电站扩机可行性研究。
——加快推进在文山、红河、曲靖3州(市)布局的800万千瓦风电开发项目,尽快建成在昆明、楚雄、昭通3州(市)布局的300万千瓦集中式地面光伏电站项目。
——以大型水电基地为依托,以及区域风能、太阳能资源优势,积极研究在金沙江下游、澜沧江中下游建设“风光水储一体化”国家示范基地。
云南省资源禀赋丰富,可开发的水能、地热、太阳能等绿色能源资源均居全国前列,绿色能源可开发总量2亿千瓦,约占全国的20%,为云南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是云南加快推进国家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的底气和优势所在。
二
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创造性地提出能源安全新战略,并亲自指导推动我国能源革命。
2024年2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我国能源安全这个“国之大者”,特别强调要处理好这几组关系:
处理好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的关系
新能源不仅包括先进核电、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新的能源资源,还包括对传统能源的升级变革,如洁净煤和智能电网、分布式用电、车用新能源等技术。
近年来,云南能源领域捷报频传,从水电到新能源,从高效储能到抽水蓄能,“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基地建设如火如荼。国内规模最大高原山地百万千瓦风电基地在文山建成、云南单体最大光伏项目在临沧并网发电、全球首套兆瓦级空气热力循环储能中试项目在曲靖开工、首座抽水蓄能电站通过核准。
今年上半年,云南省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已达1.23亿千瓦,占比达到90.08%,清洁能源占比首超九成。
“十四五”期间,云南坚持绿色优先,多能互补,不断完善能源供给体系:
——持续优先开发水电。积极推动金沙江、澜沧江国家大型水电基地建设,确保乌东德、白鹤滩、托巴水电站等续建电站全部建成投产。
——优化布局全面有序开发风电光伏新能源。打造“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基地,重点布局金沙江下游、澜沧江中下游、红河流域、金沙江中游、澜沧江与金沙江上游“风光水储”和曲靖“风光火储”基地。
——发挥煤电支撑性调节性作用。积极推动煤电与煤炭、煤电与新能源联营,完善煤电可持续发展机制。
——积极发展其他类型电源。适时启动一批生物质能热电联产等多元化利用试点示范项目。
坚持先立后破,推动传统能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同时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总书记对能源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成为我们处理好新能源与传统能源关系,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遵循。
大风丫口风电场 图源:富民县融
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在有效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结合“双碳”目标任务,有序推进全国能源市场建设,是国家的总体要求。
站在云南看全国,内蒙古要“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山西要通过综合改革试点、争当“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青海要立足高原特有资源禀赋“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西藏要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加快建设国家清洁能源基地”……各地深化能源革命可谓干劲十足。
2024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动“水火风光储”多能协同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加快打造国家清洁能源基地和全国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
8月21日,云南省政府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在昆明签署新时代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共同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能源生产、供给、消费、治理等领域开展合作,加大投资、强化保障,打造云南高比例清洁能源新型电力系统国家示范。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战略,能源体制革命就是“四个革命”之一。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能源革命的大幕也在云岭大地徐徐拉开:
2022年5月,《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出台,鼓励地方政府在具备条件的工业企业、工业园区,加快发展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等新能源项目。今天,在临沧市云县石门坎、阿柱田光伏电站项目基地,从河谷地带到高山之顶,一块块光伏电池板整齐排列成方阵,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云南省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5 年)》谋划了云南首批19个集中共享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总规模310万千瓦,优先纳入全省新型储能“十四五”规划。以南方电网为例,该公司研究适应云南特点的灵活性资源发展技术路线,拓展“共享储能”“云储能”等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争取到2025年建成200万千瓦新型储能,加快推动富民、禄丰等7个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
丘北县小黑蚂光伏电站储能系统 图源:丘北县融
推动绿色能源发展成果惠及于民,反哺社会,是云南能源绿色转型能否成功的关键。在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通过土地流转、就近务工等方式,促进当地农村群众增收,以“光伏+旅游”等为发展模式,推动新能源项目与乡村旅游融合,有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通过水电、抽水蓄能等工程建设,极大改善项目所在地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条件,促进当地群众就业与增收、拉动地方投资。
此外,云南持续深入的智能电网建设和农网改造,“三零”(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三省”(省力、省时、省钱)的用电服务,着力降低企业群众用电成本,提升“获得电力”水平。
处理好能源开发和节约利用的关系
云南能源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但在能源行业转型发展过程中,同样迎来三个历史性“拐点”——
供需形势的拐点。随着绿色铝、硅等项目陆续投产,未来云南省内用电将大幅攀升,将由“供大于求”向电力供应阶段性困难转变。
资源开发的拐点。“十三五”期间基本建成国家大型水电基地后,后续大水电项目储备缺乏,“汛枯”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长周期电力供应短缺矛盾显现。
环境容量的拐点。“十四五”期间,能源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开发与避让生态红线矛盾突出,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难,碳排放总量将上升,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面临较大压力。
总书记指导推动能源革命时强调,坚决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有效落实节能优先方针,把节能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对此,云南围绕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的目标,正有序引导主要领域、重点行业的达峰目标并组织实施,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推动“上大关小、上新关旧、扶优扶强、淘汰落后”,引导高耗能行业推广新技术应用。支持配合推广绿色交通运输和绿色建筑。实施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坚决遏制不合理能源消费……
三
站在全国和全省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新起点上,云南提出目标:到2025年能源产业销售收入力争达到5200亿元,绿色能源工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6%左右,绿色能源投资力争达到4500亿元,全省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达到2亿吨标准煤左右。
要实现这个目标,云南需要处理好以上几组关系,化解阶段性电力短缺新矛盾,加快构建以绿色为核心竞争力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重塑云南能源新优势,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全省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云南日报-云新闻出品
策划:谢炜
撰文:陈创业
审核:黄佳伦
资料来源:央视《新闻联播》、新华网、中国网、云南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