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云新闻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新闻 > 正文
沪滇协作双江桑蚕“织”出致富“新丝路”
      发布时间:2024-08-28 15:40:03   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
分享到:

原标题:沪滇协作双江桑蚕“织”出致富“新丝路”

近年来,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因地制宜、突出特点、发挥优势,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更多群众种桑养蚕,“织”出了致富“新丝路”。

在双江县沙河乡南布村,前来双江支福桑蚕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交售蚕茧的群众络绎不绝。评级、过秤、开单,群众当场领到销售款,满脸笑容。

“今天我和家人一起来合作社卖蚕茧,这次养了4张蚕,共采收207公斤蚕茧,一公斤60元,一共卖了12474元 ”。正忙着数钱的李贵兴高兴地介绍,5年前,他曾跟着合作社学习过种桑养蚕技术,有了养殖经验后,带着家人一起发展种桑养蚕产业,规模也在逐年扩大。

李贵兴说,在双江,一年可以养8批蚕,照现在的市场前景来看,一年可以有10多万的收入。双江地处北回归线,气候为南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2℃左右,雨量充沛,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日照时间、年降雨量、土壤酸碱度等很适合种桑养蚕,产出的蚕茧质量上乘,深受市场欢迎。

来自大理的收购商杨成东说,来双江收购蚕茧已经有四五年了,双江的蚕茧色泽鲜亮,干干净净,在市场上销售特别抢手,每个月都要来收购一次。

据了解,种桑养蚕是沙河乡2015年引进发展的新兴产业,当时,蚕茧价格仅35元每公斤。2017年,在东西部协作帮扶下,沪滇项目为双江支福桑蚕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入350万元资金,南布村桑蚕养殖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全村共有种植、养殖、加工、技术培训基地600余亩,辐射带动全县6个乡(镇)617户发展蚕桑养殖,种植基地达4000亩以上。

双江支福桑蚕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小龙介绍,合作社主要采取“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有偿为社员提供桑苗、蚕种和养蚕用具,免费提供桑树种植和蚕茧养殖技术的指导培训,确保蚕茧质量,并按照当年的市场价格收购蚕茧,解决养殖户产品销售的后顾之忧。因其投入少、见效快、效益好的特点,群众种桑养蚕积极性高涨。

养殖户罗扣林说:“种桑养蚕的经济效益还是好的,养一批蚕也就20天左右,也不怎么累人,养得好的,仅一张蚕就能卖3000元左右,收入非常可观。”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李春林 见习记者:李彤 通讯员:陶红

责编:谢祥睿

审核:王剑钊(李春林 李彤)

责任编辑:云新闻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