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云新闻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新闻 > 正文
普洱市强化预警叫应机制 筑牢防汛安全防线
      发布时间:2024-08-28 15:40:06   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
分享到:

原标题:普洱市强化预警叫应机制 筑牢防汛安全防线

8月25日晚,普洱市思茅区遭遇突发性暴雨袭击,倚象镇部分地区出现单点瞬时强降雨,大寨村委会主干线帝泊洱大道出现严重积水,影响群众出行。26日清晨5点30分,位于帝泊洱大道旁的中国石化倚象镇大寨一、大寨二加油站被洪水侵入,加油站迅速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紧急切断所有电源,停止加油服务,转移易捷商店货物,并将办公电脑、打印机等信息设备移至安全位置。

“单点暴雨达62毫米,强降雨过于密集,河道排水一下子排泄不了,出现内涝,造成了部分路段淹水严重,影响了群众出行。”大寨村党委书记、主任丁春林介绍,暴雨影响了倚象镇政府以及集贸市场周边群众出行,雨停以后一个小时左右洪水退去,我们积极清理疏通道路,26日傍晚道路恢复通行,至今仅有零星降雨,未再出现险情。

据了解,进入雨季以来,普洱市平均降雨量为809.7毫米,较历年同期平均偏多121.6毫米(偏多17.7%),短时强降水站数较往年偏多2.5倍,为近五年同期最多。其间,普洱市接续发生强降水天气过程,局地强降水突出,危险性较大,防汛形势复杂严峻。

面对汛情,普洱市各级各部门严格落实防汛“1262”预警叫应机制,强化响应联动措施,着重加强直达基层责任人的“叫应叫醒”、包保责任人下沉指挥和提前主动避险转移等措施,最大程度减少洪涝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截至8月25日,全市共经历13轮强降水过程,普洱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市防办)及时组织会商研判,密切关注气象、水文动态预警信息,及时、精准预警,累计转移避险561户1739人,争分夺秒为群众筑牢“安全堤”。

健全责任体系,强化精准叫应。为有力推动防汛减灾工作更加精准化、精细化,普洱市建立了气象、防办、应急三个系统“一贯到底”的叫应责任体系。气象部门叫应市防办值班领导和值班人员,市防办同步叫应下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并抽查调度村组防汛包保责任人,应急系统通过值班平台叫应下级应急部门,确保预警信息直达基层,传达到位,避免重复叫应、多级叫应。

推动机制完善,强化措施落实。普洱市完善“六个一”工作机制,即采取每天“一会商、一提示、一调度、一反馈、一抽查、一专报”的工作措施,每日组织有关部门,根据气象信息研判各县(区)防汛重点,进一步细化到具体的村组和风险点位,提出具体的工作建议,并收集措施落实情况,编入每日工作专报。针对城市内涝灾害防范,落实“定点、定人、定责任、定措施”的工作要求,制定印发《普洱市城市内涝防御工作机制(试行)》。建立短临强降水预警反馈机制,强降水预警发出后持续跟踪乡(镇)防汛措施落实情况,动态掌握当地雨情灾情,实现预警反馈信息闭环管理。

坚持提前为要,强化转移能力。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普洱市防办及时组织会商研判,密切关注气象、水文动态预警信息,及时、精准预警。各县(区)对辖区内发生降水的乡(镇)进行叫应,并开展相应防范工作。7月30日晚9时,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凤山镇抱母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学坤提前研判可能出现的危险,在洪水发生之前,组织4个村民小组转移64户167人。这是今年单次转移人数最多的转移过程,有效确保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沈浩 通讯员 刘辉 付颖

责编:谢祥睿

审核:王剑钊(沈浩)

责任编辑:云新闻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