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云新闻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新闻 > 正文
富宁:党旗在防汛救灾一线高高飘扬
      发布时间:2024-08-29 17:00:03   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
分享到:

原标题:富宁:党旗在防汛救灾一线高高飘扬

近期,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平均降雨量较历年同期平均偏多44.8%,降雨持续时间长、累计降水量大、落区重叠度高、致灾风险高……面对严峻形势,全县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全力以赴做好“全方位、全领域、全天候”防汛救灾工作,让党旗在防汛救灾一线高高飘扬。

高位推动,建强防汛救灾“红色堡垒”

“实施‘1262’预警叫应,可以针对性地开展灾情调度,强降雨预警发出后持续跟踪乡(镇)防汛措施落实情况,动态掌握当地雨情灾情,提高了对突发风险隐患的发现能力和对防汛减灾的应对能力。”富宁县应急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农昆武告诉记者。

为做细做实防汛救灾各项工作,富宁县派出143个工作组715名党员领导干部下沉一线挑重担、当先锋、打头阵,做好危险区域巡查排险、抢险救援、防洪调度、转移安置等工作。13个乡(镇)全覆盖完善转移避险应急方案,明确“转移谁、谁组织、怎么转、转到哪”等具体责任和措施,拧紧预演、预案“两预”工作链条。各级各部门严格执行联合值班值守制度和“1262”预警叫应机制,及时推送预警信息到乡(镇)、重点村,针对雨情汛情提出具体工作要求。截至目前,共发布重要预警信息12篇,气象预警预报200余次,对强降雨地区电话叫应203人(次),地质灾害隐患点调度85人(次),对城区易涝区、地质灾害点、在建工地、矿山尾矿库等重点区域叫应调度100余次。

冲锋在前,凝聚防汛救灾“红色力量”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战斗堡垒。群众需要什么、群众还缺什么,我们就第一时间协调保障什么。”归朝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鲁万选说。在排查发现归朝镇旧寨村岩定、威丰、老寨等村小组因受灾存在安全隐患后,归朝镇党委、政府立即采取“应转尽转”措施,调集镇村干部、党员志愿者50余人奔赴现场,及时转移群众35户95人,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全县各级党组织把防汛救灾减灾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县处级领导干部带头深入一线统筹协调,县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主动下沉到基层抓好落实,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县乡村级676名责任人向群众做好汛情预警并组织转移,6000余名党员干部主动冲锋在防汛救灾前线,做到“靠得住、站得出、用得上”,切实为群众遮风挡雨。目前,全县已有效防范应对11轮强降雨。

毫不松懈,筑牢防汛救灾“红色堤坝”

暴雨前后,田蓬镇戈桃村党总支书记曾永发一刻也不敢停歇,组织村干部进行“地毯式”排查,对隐患点民房及时进行转移安置。凌晨两点半,麻文村小组田埂滑坡致使河水改道,肆虐的洪水大量往一户村民家中冲去,直接将村民的砖混房冲出了一个大缺口。“大家快过来,这里情况十分危急!”曾永发在排查隐患中发现险情,立即组织村干部对该户群众进行转移,仅3分钟便将一户3人转移到安全地带,2分钟后,整间房屋随即被洪水冲走,只剩半面墙体。

面对如此险峻的汛情,全县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毫不畏惧,以实际行动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凝聚群众、帮助群众,将洪水猛兽阻拦在“红色堤坝”外。全县成立应急队伍29支2400余人,组织县乡村组四级干部靠前发力,广大党员冲锋在前,做好隐患排查、清理积涝、转移群众、发放物资等工作,累计成功转移避险1376人,紧急转移安置800人,向受灾严重的归朝镇、田蓬镇等派发帐篷150顶,被子枕头200余件,折叠床73张、凉席100床。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黄鹏 通讯员:曾正彬 王蕾

责编:谢祥睿

审核:王剑钊(黄鹏)

责任编辑:云新闻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