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普洱澜沧多管齐下,抓实就地就近就业工作
普洱市澜沧县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通过党建赋能、挖掘岗位、技能培训、扶持创业、精准服务等措施,抓实就地就近就业工作。
以党建为引领,澜沧县成立161个由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兼任理事长的劳务合作社,为就业服务场所插上“红色旗帜”。同时,探索打造“‘创’在澜沧·就‘等’你来”品牌,在全县20个乡(镇)建成就业创业服务站,为群众提供就业需求排摸、就业岗位筹集、就业供需匹配、创业指导服务等6项就业服务。2024年,全县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8.01万人,就地就近就业13.57万人。
为了提高就业质量,满足更多人的就业需求,澜沧县多渠道挖掘就地就近就业岗位,充分发挥“普洱智慧就业”、澜沧沪滇协作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零工市场的作用,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灵活高效、优化服务的原则,探索构建“用工企业+用工平台+务工人员”的“幸福里”新型劳务用工平台,将打工“游击队”变为“正规军”,有效对接供需两端,解决用工务工信息不对称、招用渠道不畅通问题。
同时,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农村劳动力培训针对性、精准性、实效性为目标,围绕脱贫劳动力、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采取“定向培训,订单输出”模式,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实用性,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从体力型劳动力向技能型劳动力转变,促进农村劳动力通过技能就业实现增收。截至目前,共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4.3万余人次(脱贫劳动力含监测对象2.91万人次),其中开展技能培训5613人次。2024年,全县共举办各类招聘活动35场,推荐县内外岗位信息3.84万余个,累计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15798个。截至目前,有组织输送到蓝莓基地、蔬菜基地等县内企业就业2134人,月收入基本稳定在3000元以上。
此外,澜沧县积极提供创业帮扶,实现以创业“带”就业。依托澜沧县沪滇协作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鼓励引导更多的人返乡入乡创业,落实返乡创业人员创业补贴政策,积极鼓励发展庭院经济、手工作坊、创意农业特色产业、农村电商直播等,带动更多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实现就业。2024年外出务工返乡人员2503人,其中返乡创业人员1636人,通过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扶持城乡劳动者创业318人贷款金额7710万元,发放“云岭创业贷”1285万元,带动就业964人。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高玥 胡梅君 通讯员:李少兰
责编:李润棋
审核:张耀龙(高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