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澄江:抗浪鱼增殖放流守护水域生态环境
8月26日,在第二十个“抚仙湖保护日”当天,澄江市多部门联合开展抚仙湖土著鱼增殖放流活动,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增强全民水域生态文明理念。
上午10点,土著鱼增殖放流活动在波息湾进行。为了确保放流抗浪鱼鱼苗的质量和数量,工作人员提前对鱼苗进行了物种鉴定和现场抽样检测。经过称重、测量、计数等一系列程序后,将确认合格的鱼苗运往指定区域进行放流。
活动中,20余名志愿者分为两组,一组在浅水区进行放流,另一组则乘坐船只进入深水区域进行鱼苗投放。在现场工作人员指导下,志愿者们依次将一尾尾鱼放流到抚仙湖。本次活动共投放约10万尾抗浪鱼,为抚仙湖流域土著鱼保护及物种恢复提供了良好契机。
澄江市抚仙湖管理局党组书记杨苑超介绍:“这次放流活动是抚仙湖保护过程当中治理内源污染的一个重要举措。‘8·26抚仙湖保护日’的活动旨在宣传《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让更多的人来参与抚仙湖保护,把抚仙湖保护变成我们的日常行动。以后我们会创造更多的机会来开展这类型活动,唤起更多人主动参与抚仙湖保护。抚仙湖保护治理在大家的共同呵护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I类水质的这个目标任务一定能够长久实现。”
抗浪鱼作为抚仙湖的土著鱼种,对维护湖泊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增殖放流活动的开展,不仅对维护水域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也切实保护生物多样性,为抚仙湖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杨茜 通讯员:马智、邵镜蓉
责编:谢祥睿(杨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