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云新闻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新闻 > 正文
班老乡:“小坚果”变身兴边富民“幸福果”
      发布时间:2024-09-03 17:30:02   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
分享到:

原标题:班老乡:“小坚果”变身兴边富民“幸福果”

眼下,在临沧市沧源县班老乡上班老村坚果产业示范基地,一串串碧绿圆润的果实挂满枝头,丰收在望。

近年来,班老乡通过打好打响红色、绿色、抵边“三张牌”,抓住临沧坚果产业发展机遇,依托热区特色产业优势,打造“小、精、全”产业链,打响临沧坚果“班老品牌”知名度。

“通过政府提质增效项目投入,解决了灌溉用水和产业路难题,村上也开设了‘坚果小课堂’,实现了种植技术和种植条件‘双提升’。去年,我家亩产约180公斤,从今年的挂果情况看,产量有望突破每亩230公斤。”上班老村种植大户白建军说。

班老乡按“一轴两园一带”的总体思路,打包整合中央、省级衔接资金,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等9个项目,总投资1851万元,用好科技特派团“智力支撑”,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坚果品种改良、标准基地建设,成功打造10个百亩集中连片规模化绿色标准种植基地,预计实现坚果产业收入956.8万元。

过去,班老乡坚果品种杂乱,种植规模大而不精,科学管护技术落后,综合收益不高。现在,种植户学习掌握坚果提质增效“6项关键技术”,坚果品质越来越好。

“如今,我也成了个‘土专家’。今年我家的10亩坚果地病虫鼠害和掉果落果都大大减少,按照‘坚果+种植’‘坚果+佤鸡养殖’‘坚果+蜜蜂养殖’的套种套养模式,提升林间、林下土地综合利用效益,预计增收12.1万元”。下班老村种植户田大昌说。

班老乡通过制作树身份信息牌,绘好优良品种分布、综合效益测算、管护责任包保“一牌三图”,理清技术闭环、产业叠加、提质需求“三件事”,激发群众自主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统筹企业按标准流程为农户提供种植管护、品种改良、产业配套等“定制式”技能培训,依托送培上门、送教下乡,用活室内教学和田间地头“两个微课堂”,以“头雁效应”带动“群雁齐飞”。

“别小瞧这小小一颗坚果,它给农户、村集体和企业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支撑,是大家的‘幸福果’呢!”望着基地里长势喜人的坚果树,沧源三象果坚果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建军说。

如今,村里的坚果加工厂实现落地加工,在“家门口”就能就近务工。通过拓宽渠道,引导农户与企业签订收储订单,确保“坚果未下树,订单先上门”,为农户吃下“定心丸”,将公司、合作社和农户联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生产联营、市场联动、效益联赢、风险联控。推动坚果产业由资源型“小特产”向富民型“大产业”转变,有效巩固提升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成果和全面打牢兴边富民发展基础。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李春林 见习记者:隋鑫 通讯员:罗羚友

责编:李润棋

审核:张晓橙(李春林)

责任编辑:云新闻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