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云县文明城市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效
午间放学时分,云县爱华完小4000多名学生正有序地走出校园通道,校门外,早已站满了前来接送孩子的家长们,一派熙熙攘攘的景象。放眼望去,拥挤的校门口在交警的疏通下,不一会儿就恢复了平静,紧挨着校园门口的交通便可正常通行。
高效的道路保通,得益于云县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落实创文工作,形成了创文合力。由云县交警大队牵头设置的“护学岗”就是云县合力创建省文明城市的生动缩影。
云县地理区位特殊,是北往大理,西进保山,东上昆明,南下孟定、南伞边贸口岸乃至缅甸的中心点,地处漫湾、大朝山和小湾三大电站的中心腹地。特殊的区位使得云县流动人口较多,既带来了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也为城市治理提出新的课题。
据统计,目前云县城区常住人口有136172人,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达12393人,流动人口比例达9.1%。
“云县目前的公共车位有6000多个,但车辆却有3万多辆,创建文明城市,离不开道路的通畅。”云县交警大队副大队长沈作为介绍,道路通畅除了需要交警大队精准治理,还需要综合管理部门、住建部门协同发力。在各方的积极配合下,云县通过设置临时停车位、各部门协调开启多条高峰通道、设计单向行驶路线等措施加大交通治理力度,从而保障市民通行。
如今,云县的城市面貌已经焕然一新。“以前一到上下班、上下课的时间,道路就拥挤不堪,各种摊贩更是加剧了道路的拥堵,现在不仅道路通畅,城市环境也越来越好了。”正在云县“口袋公园”散步的市民祝女士说,饭后到公园散散步,还能看到白鹭、鸳鸯在水中嬉戏,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致相得益彰,让人倍感舒心。
据了解,云县城区主要道路清扫保洁率达98%,垃圾日产日清达100%;共拆除清理各类户外广告牌、小广告3558块(条);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9.5万起,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20余场次。
云县综合管理局副局长谢丕媛对于城市治理有自己的看法:“城市治理不只是达到表面清洁、有秩序,而是城市面貌好了之后居民居住体验提升、居民素质提升,让外来人口和本地居民都能有归属感,能更加爱护我们的城市。”
谢丕媛介绍,为实现城市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宜业性和宜游性,云县正加速推进智慧城市项目建设,投资规模达5910万元。项目建成后,将不断拓宽各类智慧应用场景,将更多线下场所纳入智慧城市管理体系。
据了解,中心平台的使用可针对建筑工地的扬尘噪声、车辆不按规定停放等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处置,实现精细化管理。同时,以智慧停车泊位查询、预约、导航服务,气象查询等智能化便民服务建设为依托,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一直以来,云县坚持‘以人为核心’,以提高城镇综合承载力为根本,不断加大城镇供排水、供热、燃气、道路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同时在高水平构建城市公园体系方面下功夫。”云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刘裕鸿介绍,接下来,云县在建设规划方面将继续强化项目推进,助力城市基础设施全方位提升,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综合承载能力。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李春林 见习记者:李彤
责编:黄芳
审核:谢祥睿(李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