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云新闻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新闻 > 正文
昭通苹果三产联动向新而行
      发布时间:2024-09-15 15:00:03   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
分享到:

原标题:昭通苹果三产联动向新而行

金秋时节,苹果飘香。眼下,昭通苹果迎来丰收季,在昭鲁坝子的永丰、洒渔、桃源等苹果产区,随处可见果农采摘苹果的忙碌身影。在苹果分选车间和苹果气调库,一条条生产线马力全开,叉车、货车、冷链物流车辆来回穿梭。在西南地区最大的苹果交易集散地洒渔镇,客商云集,购销两旺。“目前,昭通中熟苹果迎来交易高峰,每天有5000余吨苹果运往全国各地,日均交易额达2500万元。”洒渔苹果交易市场有关负责人说。

昭通是中国南方优质苹果生产基地,苹果产业是昭通最具特色的“富民产业”。经过80多年的发展,昭通苹果从最初的158株苹果苗长成了面积85万亩、综合产值130亿元的大产业,带动果农13.8万户52.7万人增收。近年来,昭通市聚焦品种体系、品质提升、精深加工、品牌打造、人才培养等环节,坚持科技引领做大一产、品牌带动做强二产、农旅融合做活三产,推动苹果产业提质增效、三产融合、向新而行,促进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走进“昭阳红”苹果产业基地,中熟苹果迎来采摘高峰,两米宽的树间道上,务工群众忙着采摘、装筐,由小型农机转运至苹果分选车间分选定级。作为全国单体种植规模最大的10万亩矮砧密植苹果园,基地采用国际领先M9-T337自根砧矮化密植、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现代化果园管理机械,实现节肥60%、节水70%、节土地70%,亩产量比传统种植提高30%,成为引领昭通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和标杆。

为推动老果园提质增效,昭通市每年建立果园提质增效改造示范样板1万亩以上,带动大面积技术应用推广30万亩以上,实现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全覆盖。同时,建立涵盖143个品种的云南省省级苹果属滇东北种质资源圃,引进118个品种建成全国最大苹果品种展示园,筛选出10余个适宜西南冷凉高地种植的优良品种,创新发展苹果新质生产力。

苹果分选定级是推进标准化、品牌化建设的关键环节。走进鲁甸县五八农业苹果分选车间,一个个苹果整齐列队走上分选线,经过清洗、拍照、检测、定级、输送等环节,大果、小果、优质果、瑕疵果被高效分选出来,经过精美包装后发往北京、上海、广东等地。“2023年分选了8000吨,与东方甄选合作发货12万多单,仅分选车间就带动当地群众300余人获得务工收入220万元。”鲁甸县五八农业负责人说。

除了苹果智能分选线外,昭通市还建成苹果果品贮藏冷(气调)库307座、贮藏能力逾10万吨和全国最大4万吨苹果保鲜气调库和1千吨保鲜气调试验库。在精深加工方面,建成了苹果汁加工厂1个,日产能800吨,苹果脆片加工企业3家,每日总产能16吨,苹果蒸馏酒加工企业1家,年产能有2.6万吨。据介绍,昭通苹果产业辐射带动包装、运输、电商等下游产业实现产值8亿元,带动2.5万余人创业就业,年人均增收3万元以上。

休闲方舱、户外露营、溪谷漂流,一个个特色主题项目出新出彩;乡村民宿、农家美食、采摘苹果,一项项体验感极强的活动备受青睐。在人均2亩苹果园、苹果种植面积达13.1万亩的昭阳区洒渔镇,当地积极探索“苹果+”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子。今年暑期,3.8公里长的乡村旅游示范带一期项目,吸引大批游客休闲观光、体味乡愁,当地村民在家门口试运营河道漂流项目,共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昭通苹果首次随载人飞船进入空间站成为保供鲜食水果的消息刷屏微信朋友圈,被中央、省、市、县主流媒体纷纷报道。继2022年第4次入选“云南十大名果”、首次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精品计划,2023年中国苹果产业协会授予昭通“中国高原苹果之城”称号之后,昭通苹果早、甜、香、脆、富含硒的品质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再次走红全网、香飘四海。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沈迅

责编:刘金娇

审核:王剑钊(沈迅)

责任编辑:云新闻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