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云新闻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新闻 > 正文
幸福就在“幸福里”丨昌宁县湾甸就业“幸福里”:服务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增收
      发布时间:2024-09-23 23:10:04   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
分享到:

原标题:幸福就在“幸福里”丨昌宁县湾甸就业“幸福里”:服务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增收



开栏的话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以来,云南各级人社部门不断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以“幸福里”社区为龙头,以零工市场、公共就业服务站点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支撑的“四位一体”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在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指导下,云新闻客户端推出“幸福就在‘幸福里’”主题报道,聚焦第一批评审认定的11个“云南省就业‘幸福里’社区”和10个“云南省零工市场”,以生动鲜活的案例,讲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灵活就业的幸福,立体展示云南省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提升的经验成效。

本期内容,我们聚焦保山市昌宁湾甸乡,依托干热河谷独特自然条件,不仅强化了农业产业链,更成为了务工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加速器”。




保山市昌宁湾甸乡,干热河谷特殊的自然环境奠定了其农业产业发展基础,辖区内有果蔬龙头企业7家,同步配套建成泡沫箱和冰瓶生产企业1户,冷链物流企业24家,果蔬产业小微企业57家。

近年来,昌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聚焦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逐步推进建立“公益性县级零工市场+乡镇政企就业驿站+15分钟村级就业服务圈”三级服务体系,贯通群众就近就地就业渠道,实现基层公共就业服务纵向延伸。2021年开始,昌宁县整合部门力量,盘活国有资产,在湾甸乡上甸村,引进多条生产线,建成占地20000平湾甸就业“幸福里”社区,社区作为三级服务体系的具象化实体,促进当地产业、企业、就业“三业”联动发展。

湾甸乡是全县果蔬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具备“规模+特色”的四季农产品发展格局,目前有果蔬种植基地7.9万亩,为务工群众带来了就近就业的新机遇。每年冬季能够提供岗位1.5万个,其中面向乡外人员1万个,岗位主要为采摘、分拣、包装、搬运、物流五大类。

“互联网+N”,做优幸福里就业服务。昌宁县湾甸就业“幸福里”社区自运营以来,通过官方抖音、微信视频号铺设基层就业服务网,制作招聘求职小视频,讲真故事、做真招工,拓宽宣传全域覆盖面。共开展用工摸排2次、现场招聘会4场、网络招聘3场。2023年12月起,在湾甸乡4个村每月2次发布就业“幸福里”社区合作企业招工信息,合作企业累计提供岗位808个,并同步建立招工登记台账。目前通过就业“幸福里”社区务工300人,平均就业时长3.26个月,其中1家企业57人就业时长超过6个月,务工人员平均务工收入4308元。人社、搬迁办、妇联、司法等部门共同开展各类培训18期1055人,涵盖岗位技能培训、家风家教、普法等领域。

“就业+N”,提升务工人员幸福感。昌宁县湾甸就业“幸福里”社区为务工人员精准匹配岗位,同时提供吃、住、行一体保障,就地直接提供生产线就业岗位100个,41个房间182个床位。该社区办公楼设立办公区、洽谈区、候工区、培训区,办公区设有企业服务、零工服务、劳动维权、政策咨询四个窗口。目前,餐厅及购物中心正在建设,建成后启用“幸福食堂”,运营主体和合作企业配备往返交通车辆,提供接送服务。

“电商+N”,赋能就近就地就业。该社区运营主体以电商思维引路,延展服务维度,创新运用电商思维开展人力资源服务,帮助用工端扩销,务工端延时,持续推进解决招用工和销售两个难题。目前合作企业11家,提供岗位808个,入驻务工人员300人。

与此同时,通过孵化区域网红团队,整合供应链资源,对接盒马鲜生、阿里巴巴数字农业等官方服务商,帮助大户找企业、帮助企业找销路,既为企业提供了免费人力资源服务,又为企业精品果蔬销售提价。今年以来,累计为11家合作企业节省了3.5万元人力资源成本,增加了300余万元销售额。

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指导

云南日报-云新闻通讯员:董夏泓 记者:李海球

责编:黄芳

审核:郑海燕(李海球)

责任编辑:云新闻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