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云新闻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新闻 > 正文
西盟:秋日稻果飘香 遍地皆是好“丰”景
      发布时间:2024-10-16 18:00:03   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
分享到:

原标题:西盟:秋日稻果飘香 遍地皆是好“丰”景

“秋高气爽,云淡风轻。”转眼间寒露已然过去。伴随着绵绵秋雨,气温在一阵阵秋风的催化下逐渐变低。在稻果飘香的田间地头,村民们对丰收的喜悦和热情却分毫未减。

在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岳宋乡曼亨村,有一片生机勃勃的果园。乍一看,园子里的芒果树虽然并不高,但每一棵都垂挂着“穿着褐色衣服”的芒果,剥开褐色袋子,一个个肉质饱满的金色果实显露出来,令人垂涎欲滴。“今年的产量比去年高了很多,结了7000多个芒果,估计能卖到一万六左右。”岳宋乡曼亨村农户李俊高兴地说。

从2020年栽苗时开始算起,今年是李俊的果园第二次挂果。以前,他和妻子主要靠批发、转卖其他地方的水果和蔬菜为生。现在,他们主要是种植和销售自己的水果。每年,他们都会逐步扩大种植面积、尝试种植新的芒果品种和增种其他水果,来完善和丰富自己的果园,也想在将来能够打造出自己的水果品牌。

“下一步,我们想学习新的技术,把果园的产量和销量都翻一番,再定制包装袋和包装盒,争取做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品牌,更好地把产品推广出去。”李俊说。

“这几天天气不太好,等太阳出来了,我们就可以继续把木瓜拿出去晒了。”勐卡镇马散村六组村民肖中平说。

一直以来,酸木瓜都是西盟县勐卡镇传统种植的丰产水果之一。土生土长的村民肖中平从中发现了酸木瓜销售的新商机。和别人不同,他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新鲜木瓜销售,而是将木瓜加工制成木瓜干再进行销售。

削皮、去核、腌制、切分、晒干……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工序,原本酸溜溜的木瓜随即变成了酸甜可口的木瓜干。肖中平家有20多亩的木瓜,采摘和加工木瓜干的工序虽然不复杂,但肖中平自己一家也忙不过来,所以他还聘用了附近的群众和他一起制作木瓜干。目前为止,肖中平的木瓜干基本都能售罄。

“等所有的熟果采摘完,我准备做更多的木瓜干,争取能与供销社合作,让我们的产品卖到更多的人手里,拿到更多的收入。”肖中平笑着说。

在西盟县勐梭镇勐梭村大寨一组,金黄的水稻随风摇曳,伴随着收割机运作的嗡嗡轰鸣声,一茬茬水稻源源不断地卷入收割机,割稻、脱粒、装袋一气呵成。“我们家今年收了3吨左右,其他家还有很多没有收完,我们的谷子晒干了就一起去帮他们收。”勐梭镇勐梭村大寨一组村民岩吾相说。

作为日常的主食,勐梭镇的农民几乎家家都有一块水稻田,互相帮忙是勐梭村的村民们一直以来都坚持的优良传统。

而在勐梭镇另一边的东城社区,村民们正弯腰在花生地里收花生。一株株花生被连根拔起,饱满的花生粒摇摇欲坠。东城社区花生种植基地由西盟扶贫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承包管理运营,招聘周边村寨的村民进行采收。

“我们今年5月在东城区五个地块共种植了77亩花生,从10月开始采收,总产量预计会在10吨以上。今年花生采收产生的劳动报酬预计有5万元,完成后我们都会及时向村民进行一个结算。”西盟扶贫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孟说。

收获的花生不需要加工,装袋后就直接送到澜沧的收购商手中。东城社区花生种植基地不仅盘活了东城社区的闲置用地,还为周边村民增加了收入。

“今年的花生长势非常可观,所以明年,公司计划继续在东城区这几块土地上种植花生,并采用无人机等更先进的田间管理技术手段,争取明年获得更好的收成。”魏孟说。

稻浪随风涌,瓜果亦飘香。每一幕秋日的美丽“丰”景,都是用一年的辛勤换来的丰硕成果。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西盟人将继续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与大自然共同绘就景美人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云南日报-云新闻通讯员:陈龙汝男  记者:沈浩

西盟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责编:张耀龙

审核:张晓橙(沈浩)

责任编辑:云新闻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