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云新闻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新闻 > 正文
临沧耿马:傣族妇女手工造出4.2米×2.2米巨型白棉纸
      发布时间:2024-10-18 23:00:01   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
分享到:

原标题:临沧耿马:傣族妇女手工造出4.2米×2.2米巨型白棉纸

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定镇遮哈社区芒团自然村因盛产“白棉纸”而闻名。在这里,家家户户都掌握造纸技术,素有“中华傣家造纸第一村”的美誉。

芒团傣族民间手工造纸技艺秉承东汉蔡伦造纸的完整工序,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堪称中国古代造纸术“活化石”。

2006年芒团手工造纸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被评为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15年入选国家传统村落名录。如今,芒团自然村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传承人1人、省级1人、市级1人。

近日,走进芒团自然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玉孟嘎家,一张傣族妇女们纯手工造出的4.2米×2.2米巨型白棉纸,再次展示了这项传统技艺的魅力。

傣族造纸妇女艾丙说,纯手工造出一张4.2×2.2米的巨型白棉纸极为复杂且耗时,需要经过“浸泡、蒸煮、捣浆、浇纸、晒纸”五步流程十一道工序,我们愿意挑战、喜欢挑战,要把造纸文化传承下去,近期还要挑战做出更大尺寸的巨型白棉纸。

按照4.2米×2.2米的尺寸,一张白棉纸能卖150元。这幅巨型白棉纸不仅尺寸巨大,而且纸质坚韧、洁白如雪、柔软光滑。它具有良好的吸墨性、防腐性、防蛀性和防潮性,是书写、绘画、包装及装饰的绝佳材料。

随着时代的发展,傣族纯手工造纸技艺也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的挑战。然而,在像艾叶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并学习这项技艺,目前,芒团傣族造纸妇女有120人。

与此同时,通过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芒团自然村与其他傣族造纸村寨一道,开发出了各种文创产品,如手提包、台灯、扇子等,不仅拓宽了市场销路,也提高了傣族纯手工造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李春林 见习记者:李彤 通讯员:贺海俊

编辑:黄世俊

审核:普娅鑫(李春林 李彤)

责任编辑:云新闻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