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云新闻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新闻 > 正文
好山好水出好药 | 富宁田蓬镇:产业喜丰收 “姜”来好“钱”景
      发布时间:2024-11-21 10:21:22   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
分享到:

原标题:好山好水出好药 | 富宁田蓬镇:产业喜丰收 “姜”来好“钱”景

走进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田蓬镇生姜种植基地,二十几名工人穿梭在地里,采收处理成熟的生姜,从挖姜、去杆、装箱到运输,一箱箱生姜被运往广东、广西等地,大伙儿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每天早上八点到地里,中午可以回家吃饭休息一下,再工作到下午六点便能收工回家,一天净赚80元,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正在地里忙碌的吴大妈笑呵呵地告诉记者。

往年田蓬镇种姜的农户很多,但规模种植户较少,存在“散小弱”现象。为了更好地推动特色产业向市场化发展,镇党委、政府采取“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整合产业资源,推动生姜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各村党支部积极组织党员能人、种植大户、技术专家,对生姜种植户开展技术培训,并引导农村闲置劳动力到基地务工,解决了大户用工难、小户劳动力闲置、种姜知识匮乏等问题。在此基础上,高效利用各村闲置、撂荒土地,大力发展山东2号、湖南2号、大油姜等品种的生姜,让耕地撂荒风险转化为生姜种植机遇。

为了打通采购商和姜农供需双方的商洽梗阻,解决客商难买、农户难卖的双边问题,田蓬镇党委、政府采取“立足特色产业,招小商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优势特色产业为抓手,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转变招商思路,盘活土地资源招“小商”,生姜成为继辣椒、茶叶、草果、中草药之后重点打造的又一特色农产品。同时,镇党政领导班子主动与各方企业家联系,利用外出学习、走进企业、朋友介绍等方式,带着方案多样化招“小商”,并商定采取集约收购、统一储藏、集中销售的模式,与农户签订“定品种、定面积、定品质、定最低收购价”的合同,在全镇20个村委会发展合同型生姜种植3000余亩,直接带动170户农户手持订单生产,预计收入1000余万元。

“自从发展了生姜产业,村里外出务工的人员大幅减少,大家都选择留在家乡种植生姜,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田蓬镇龙修村党总支书记毛应贵说道。

现在,田蓬镇共有15处超30亩大规模种植区,在种植、管理、采收、运输等各环节,有效带动300余名农村劳动力就近务工,每人每年增收1万元以上。全镇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焕发新活力,实现了资产盘活、市场扩容、群众就近就地就业、促农增收的“四赢”局面。

云报全媒体记者:黄鹏 张文峰 王世涵 李文诗 韩艳慧

通讯员:张鹏 王蕾

责编:谢祥睿(李文诗 黄鹏 张文峰 王世涵)

责任编辑:云新闻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