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好山好水出好药|新一届“三七王”长这样
11月8日,第十届文山三七节“七王”争霸赛圆满落幕,重达950克的新“三七王”惊艳亮相。引人瞩目的是,和去年一样,今年的“三七王”依然出自马关县八寨镇。这个小镇缘何能连续两年孕育“三七王”呢?
八寨镇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其土壤疏松、结构优良,为中药材生长营造了绝佳环境。此地自古便有种植三七的传统,群众在长期实践中探索出一套独具特色的中药材种植管理经验,八寨的中草药种植户也因此在州内外声名远扬。如今,八寨镇中药材种植品类超20种,除三七外,还有砂仁、重楼、草果、黄精、山岛等,种植面积达10.3万亩,预计产量3万吨,总产值有望突破6.3亿元。
近年来,八寨镇精心规划产业布局,构建“一园两厂三片区”的发展蓝图,涵盖林药加工园区、木材加工厂、辣椒加工厂,以及东北部名贵中药材种植片区、中部蔬菜种植片区、西南部中药材种植片区,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同时,着力打造三个示范基地,即“砂仁产业科技示范基地、道地药材种植示范基地、精品蔬菜种植示范基地”,以点带面扩大产业规模,确保村村有产业、户户有收入。
在产业发展进程中,八寨镇高度重视本土人才培养,从全镇选拔种植大户、技术能手和致富带头人,纳入特色农业产业人才库,整合资源为乡土人才提供培训和创业资金支持,组建起一支“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乡土人才队伍,并建立“1 + N”帮带模式,从技术、销售等方面对群众进行一对一指导,有效提升全镇中药材种植质量。当前,全镇已培育出540余位种植大户、致富带头人和土专家,以芦差塘村周忠良、浪桥村蔡清洪、李发俊等为代表。在这种互助模式下,群众种植技术日益精进,中药材质量持续提升。
下一步,八寨镇将加速推进“一园两厂三片区”建设,推动中药材产业朝着精品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提升产品附加值,让八寨“三七王”的美誉传遍全国。
云报全媒体记者:黄鹏 张文峰 王世涵 李文诗 韩艳慧
通讯员:盘得胜 罗胜
责编:李兴文
审核:张晓橙(黄鹏 张文峰 王世涵 李文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