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宁蒗县:高原红米香飘四方
“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我们宁蒗县永宁镇的高原红米卖到了‘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实践证明,无污染的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认可和欢迎。”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沙永才说。
近日,走进位于宁蒗县永宁镇永宁村委会纳哈瓦村民小组的永宁红米加工厂,一袋袋稻谷颗粒归仓,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今年当地种植的新红米喜获丰收,正从这里走进千家万户。
永宁红米以“永宁大白谷”“永宁小白谷”为主,产自海拔2670米的永宁镇,享有“世界水稻屋脊”之称,生长周期长达240多天。充足的光照条件、漫长的生长周期,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品质条件,颜色红润、品质好、食味香、营养丰富,其中,谷氨酸与精氨酸的含量是普通大米的1.5倍。近年来,永宁镇高度重视高原红米特色产业发展,采取“公司+党支部+科技+基地+农户”模式,加大高原红米的农业产业化开发。依托省、市、县、镇农业部门的科技优势,成立宁蒗高原红米专家工作站,加大产业发展技能培训和技术指导,进行水稻规范化种植管理,提升产品质量。通过机械化耕作、初加工、直播带货、制作伴手礼等方式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建设高原水稻培育中心1个、高原红米深加工园区1个,配套完善农旅融合示范园,形成具有特色化、差异化、多元化的产业集群。截至目前,高原红米种植面积已增至1.6万亩,总产量4000余吨,实现年产值2400万元。
宁蒗益康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是当地最大的红米种植、加工、销售企业。多年来,公司完成了注册商标、绿色食品申报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等工作。在永宁村委会和泥鳅沟村委会与村民签订合同,带动农户种植高原红米600亩。与此同时,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标准,加强原料基地规范化建设和产品标准化加工生产,不断强化产品品牌建设,扩展产品销售渠道,让高原红米产业链建设逐步完善。
“目前,公司拥有7000多平方米的生产厂区,1200多平方米的厂房,以及一条日加工能力50吨的大米生产线。产品包装的从500克、1公斤、2公斤、5公斤、10公斤到20公斤的都有,礼盒装的产品也有。小包装主要是销往‘北上广深’等地,大包装上架到扶贫‘832’平台,当地的机关购买后作为工会福利发放给员工。”丽江宁蒗益康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司世泉说。
据了解,当前,当地企业正与云南省农科院食品深加工组合作,共同开发红米饵块、米线,米花等产品,探索发展“水稻+”稻作生产文化乡村旅游,在巩固提升传统种植业同时,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竭力发展高原红米特色产业,打造高原红米特色品牌,切实提升当地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收益感。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李铁成
责编:张晓橙
审核:李兴文(李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