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文林小学非遗滇剧十周年:传承非遗文化 延续红色基因
滇剧传承,托举非遗之梦;
滇腔鎏芳,文林师者之路;
滇剧十载,展现文林风华之貌;
传承有继,延续百年文林之魂。
华幕徐启,红绸轻扬,伴随着锣鼓声,拉开了一场文化传承的序幕……11月29日上午,昆明市五华区文林小学在五华区少年宫举办了“滇韵鎏金 文林华章”非遗滇剧十周年暨“一二·一”传承日活动,活动中,昆明市文化馆授牌文林小学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滇剧传承示范基地。
文林学子共同演绎的滇剧《滇腔戏韵文林娃》。
文林学子共同演绎的滇剧《滇腔戏韵文林娃》。
文林师生演绎潘琰烈士背景故事的舞台剧。
舞台剧《穆桂英、潘琰与师者之路》。
活动中昆明市文化馆授牌文林小学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滇剧传承示范基地。
文林小学非遗滇剧进校园已走过了十个年头,12月1日是学校纪念革命烈士潘琰的重要日子。为庆祝滇剧校园传承十周年、缅怀潘琰烈士,活动将滇剧与红色文化的融合,展示学校在非遗保护与教育领域的成就。此次盛会将非遗的种子深植文林学子心田,进一步提升了师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
文林学子共同演绎的滇剧《滇腔戏韵文林娃》。
昆明市传统地方戏曲和曲艺传承展演中心的滇剧表演《猴戏》。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茂老师的滇剧知识互动分享。
文林学子共同演绎的滇剧《滇腔戏韵文林娃》、昆明市传统地方戏曲和曲艺传承展演中心的滇剧表演《猴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茂老师的滇剧知识互动分享,让师生们不仅了解了滇剧的艺术魅力,更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厚重与深远。舞台剧《穆桂英、潘琰与师者之路》演绎中,穆桂英、潘琰和文林师者的故事表达着对教育、红色精神和非遗传承的信念和决心。
舞台剧《穆桂英、潘琰与师者之路》。
文林小学“滇剧进校园”经过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到如今深入人心,成为艺术课程被广泛接纳,更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重要桥梁,在“一二·一”传承日活动中延续以烈士“坚毅、忠诚、担当、奉献”精神,为学生提供了深入了解非遗文化和红色精神的机会,不断激发学子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高吴双 摄影报道
责编:张晓橙
审核:李兴文(高吴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