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办好“关键小事” 解决“心头大事”
遇事有人帮、出行更方便、上学更安心……近年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以“人民城市人民建,建设城市为人民”为宗旨,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决把“持续改善民生”“我为群众办实事”理念贯彻到底,以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和一系列暖心举措,真正把实事办到人民群众心坎上,让市民的幸福生活可感可见,幸福更加具象化。
遇事有人帮
作为蒙自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劳务服务分中心,蒙自建设者之家通过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就业渠道、温馨服务,并帮助照顾子女,赢得众多务工人员青睐,成为他们在这个城市最温馨的“家”。近3年来,该中心共登记用工企业3185家,提供8.9万余个岗位,组织现场招聘会30余场,让11万外来务工人员快乐“安家”。
“腊八节、元宵节等节日,我住的社区志愿者会把我的孩子和老人邀请去吃腊八粥、吃汤圆,还可以参加手工制作‘中国龙’和猜灯谜等活动,帮我解决了加班不能回家过节的困扰”。刘梅是冷泉镇人,她认为融入蒙自城市生活是一件快乐、幸福的事。
广场上、公园里,蒙自志愿服务联合会协同多方资源开展理论知识普及和全民阅读活动,解决部分市民法律意识不深、知识匮乏等问题。社区组织开展的“红色”歌舞表演、“爱在星期五”志愿服务活动和“百家宴”邻里节,帮助市民不断增进邻里邻外情感。“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在蒙自不断传承发扬,像刘梅一样来到城市,工作有底气、生活有奔头、未来有期盼的人也越来越多。
停车不再难
“这个立体停车场的建成既方便了我们停车,又提升了城市档次。”在北大街购物的李女士说,以前出门开车是“一位”难求,经常觉得很麻烦,现在不管到哪儿办事都很容易找到停车位,出门没有忧虑。
据介绍,蒙自市原有市政道路停车位10521个,市区主要道路及商业区非机动车停车区域31999.6平方米,随着城市人口发展,停车依然是一个关乎城市形象、牵动市民生活的大问题。
想市民之所想、急市民之所急。聚焦立体停车场建设,蒙自市通过新增公共停车位、增加公交线路开设方式,同时对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合理施划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位,逐步缓解了老城片区和大型活动公共场所停车难问题。
“现在不论多晚回家,都不必担心没有车位的问题”,千福园居民李晓说,她居住的老旧小区2019年改造后变美了,还增加了立体停车场。
蒙自市从可持续发展、落实市民需求出发,通过新增免费停车位、施划接送学生专用停车点等,有效提升停车利用率和周转率,给市民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
上学更安心
校园门卫严格把控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校园,校门口接送孩子车辆即停即走,校车驾驶员做到不超员、不超速和不酒后驾驶……随着“护学岗”措施推行,蒙自市从根本上护卫学生上学安全,让学校、家长倍感暖心也安心。
“我们严格落实‘护学岗’制度,开展以公安民警为主导,协警辅警、学校保安、值班教师和学生家长志愿者共同参与的常态化‘护学岗’工作。各岗位在早晚上学、放学前20分钟到岗,加强高峰时段门卫值守及清理校园周边治安环境等工作,确保教育教学环境安全有序”。蒙自市教育体育局相关工作负责人余寿级说。
距离上午放学时间还有半小时,蒙自二中校园周边早已有交辅警“护学”。他们有的进行安全巡逻,有的向学生家长讲解文明行路和交通安全常识,有效增强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市民张玉说,她的闺女在银河小学上五年级,从二年级起就没有护送上学,“这几年没发生过任何交通事故和被欺负的现象,孩子独自上学放心也安心。”
用心关注解决群众的“关键小事”,以高效行动贴心服务落实每一个细节,积极为市民排忧解难,让生活在蒙自的市民切实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温度,营造出更加和谐美好的城市生活氛围,让每一个人都能在这座城市里安居乐业,舒心畅意度过每一天。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饶勇 通讯员:王爱菊
编辑:黄世俊
审核:黄芳(饶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