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人才沉下去 发展合力聚起来
——云南创新选派金融特派员促融资纾困惠企惠民
金融特派员进驻园区,服务工业倍增;精兵强将奔赴口岸,破解跨境金融堵点;众多人才扎根乡村,为“云花”“云咖”“云果”等特色资源转化提供信贷支撑……人才下沉一线,活水润泽万千,一场以“人才下沉”为核心的金融服务在云岭大地展开。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人才赋能新质生产力、支撑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云南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探索开展金融特派员试点工作,着力为全省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优质金融服务。聚焦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紧扣云南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求,2024年,省委人才办牵头,会同省委金融办创新启动金融特派员试点工作,推动基础金融服务更加普及、企业融资更加便利、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更加有力、金融人才队伍建设更加坚实。
创新制度,让金融人才“下得去”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进一步引导金融人才服务云南高质量发展,2024年,云南制定印发《云南省金融特派员试点工作方案》,以在滇重点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主体,保险机构、担保机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等为补充,首批选派了552名金融特派员,到园区、口岸、民营企业、农村和“融信服”平台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
试点工作启动以来,25家银行业机构、7家保险业机构、6家投资业机构和3家证券业机构陆续响应、落实部署。“我们选拔的标准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云南省农信社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介绍,全社建立起“一人派驻、团队支撑、全社联动”的工作格局,并将金融特派员经历作为干部选拔、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确保金融特派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富滇银行组建了由总行领导挂帅的业务专班,为前线金融特派员提供强大的全方位支援。
金融机构的专业优势与地方的产业需求,在制度的土壤中深度嫁接。试点工作实施一年来,各派出机构围绕“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三大经济”主动服务,推动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济,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题,实现了金融供给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截至目前,金融特派员已推动落地贷款738亿元,协助企业防风化债290余亿元,协助“融信服”平台提供授信39.3万笔、授信金额达2800余亿元。
明晰任务,让金融服务“找得准”
金融特派员,不仅仅是放贷员,更是政策翻译官、风险把关人和产业合伙人。
来自昭通市镇雄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金融特派员张腾,于2024年10月被派驻牛场镇、花山乡两地,开展“进农村”专项服务。面对农户信息不全、融资渠道窄的现实困境,她与同事推动“整村授信+白名单”,把“信用”变成农户手中可用的资金。
“前些年,牛场镇的肉牛养殖户李大哥受行情影响不敢扩栏,市场回暖时又苦于资金不足无法扩大养殖规模。我们第一时间帮助协调落地30万元贷款,建议先修牛棚、再分批进犊牛,把出栏节点与还款节奏对齐。”张腾介绍。如今,李大哥的养殖规模从8头扩大到20余头,收入明显增加,他说:“有了金融特派员当后盾,就敢往前迈一步了。”
为保障金融特派员有效履职、精准服务,云南建立起一套清晰的任务清单。聚焦试点地区发展任务,针对不同领域不同需求,省级层面明确金融特派员工作职责,州(市)层面细化可操作、可量化任务清单。
“进园区”主要推动落实科技贷款损失风险补偿等6个方面工作;“进口岸”主要推动开展跨境人民币现钞委托调运等4个方面工作;“进民营企业”主要推动搭建“政银企”协作机制等4个方面工作;“进农村”主要推动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普及创新等5个方面工作;“进‘融信服’平台”主要推动平台与金融机构深度对接等4个方面工作。
截至目前,金融特派员已累计走访市场经营主体6.7万户、农户28万户,提供金融政策宣讲和咨询服务3.7万场次,帮助市场经营主体制定个性化融资方案2.9万个,摸排融资需求1200亿元,引导5.6万户企业注册使用“融信服”平台。
凝聚合力,让金融活水“流得动”
在昆明高新区,金融特派员俞昱丞注意到昆电工电缆有限公司存在“专利多但抵押物少”的融资痛点。他迅速联合银行与评估机构,组建专项服务团队,将企业持有的41项专利技术转化为融资资本,最终成功发放2000万元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这一创新实践形成的“人才+技术”双轮评估模型,在多家科技型企业中推广应用,有效化解了应收账款积压带来的资金压力。
金融特派员制度的优势在于协同联动。为盘活人才资源,云南整合省内金融人才和博士服务团等力量,柔性引进发达地区金融专家,组建“云南省金融人才政策服务团”,主动“上门”提供服务——政策上门讲、意见上门听、服务上门办。省委组织部、省委金融办组织“金融大讲堂”专题培训,邀请来自不同场景的金融特派员代表分享做法,由省级金融机构围绕产品体系与“三农”政策进行系统授课,提升金融特派员的政策理解力与产品运用能力。
在服务模式上,金融特派员采取“一人一点”“一人多点”或“多人一点”等灵活方式对接企业需求。同时,全省建立起共商会诊机制,协同破解重点产业在投融资管理、监管治理与风险防控等方面的难题,有效串联政府、金融机构与企业三方资源,构建起“政银企”三位一体的金融服务生态。跨部门协同,使金融特派员既能“讲政策、跑流程”,又能“接住信任、解决问题”,真正成为连接金融与实体的桥梁。
金融人才沉下去,发展合力聚起来。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金融特派员试点工作的深入推进,一批批懂政策、通业务、接地气的金融专业人才持续走向基层、走进企业、走入乡村,把金融服务精准送达实体经济最需要的地方。”下一步,云南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持续选派金融特派员,加强跟踪管理,切实发挥作用,培养金融人才,推动更多金融“活水”畅流产业链上下游、浇灌万千经营主体,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坚实、持久的金融动能。(记者 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