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奋进十年·“县”在进行时丨陇川:太阳照耀的地方,幸福正在生长
编者按
站在2025年的起点,时光回溯,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的关心关怀历历在目。2015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云南考察指导、四次给云南干部群众回信、两次致贺信,多次对云南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云南发展擘画了美好蓝图、注入了强大动力,给予全省干部群众巨大鼓舞和奋斗指引。
县城,一头连着乡村,一头连接城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的重要基础。云南日报云新闻客户端联合各地融媒体中心,开展“奋进十年·‘县’在进行时”主题报道,以 “县城”为单位,描绘十年来,云南各族干部群众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行,经济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实现历史性变革的壮丽画卷。
图源:“目瑙纵歌之乡陇川”微信公众号
陇川古称“勐宛”(傣语),意为太阳照耀的地方,是中缅两国重要的陆路通商口岸和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
来源:德宏团结报
陇川县委围绕“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无智不进”的发展思路,开始了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全县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巩固发展,工业产业迅速壮大,边境贸易盘活提升,社会事业稳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展现出一片欣欣向荣、充满盎然生机和活力的发展新景象,全县各族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
在农业领域,陇川县近年来聚焦“特色兴农”,大力发展甘蔗、烟草、蚕桑、水果、畜牧五大主导产业。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推动下,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农民收入显著增加。工业方面,纺织服装、茶叶加工、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蓬勃发展,成为陇川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依托章凤口岸的地理优势,陇川县积极推动与缅甸的经贸合作,致力于打造中缅边境贸易的重要枢纽。通过优化营商环境、简化通关流程,边贸市场日益繁荣,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企业入驻。这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也为陇川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活力。
桂金再 摄
近年来,陇川县以“美丽县城”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城市绿化、风貌改造和文化提升工程。全县已实施绿化提升项目56个,城市绿化率大幅提升,县城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07%,绿化覆盖率达到44.0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76平方米。南宛河章凤大桥至迭撒大桥的综合治理及提升工程,使县城章凤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城市风貌改造方面,陇川县整合了“历史沿革、民族文化、特色建筑”等多重元素,改造提升主要街道1500米。建成2个民族特色主题街区和多个商业街区,不仅展示了陇川丰富的民族文化,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犀鸟外形的路灯、环湖彩色步道、景观栈桥等城市标志性设施,进一步凸显了陇川的特色魅力。
景颇族特色民居 桂金再 摄
此外,陇川还大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市政道路建设、污水处理厂建设等一系列基础设施项目。新建改造城市公厕72座,新增5G基站44座,百兆宽带覆盖率达到99%,重点区域免费Wi-Fi实现全覆盖。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城市功能,也为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到2025年初,陇川县城将迎来全新的面貌。届时,县城的道路将更加通达,绿树成荫,设施完备,功能齐全。陇川将成为一座生态环境优美、边疆风情浓厚、民族文化璀璨、经济蓬勃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美丽边城。
陇川的未来不仅是经济的腾飞,更是文化的繁荣。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陇川将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感受“大美陇川”的独特魅力。通过举办“大美陇川”文化体育系列赛事和民族节庆活动,陇川将进一步促进经济消费,带动市场人气,为边疆地区的繁荣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陇川,这个太阳照耀的地方,正以崭新的姿态迈向未来。从历史的深处走来,陇川不仅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也肩负着新时代的使命。未来的陇川,将继续谱写美丽边城的崭新篇章,为祖国的西南边疆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云新闻客户端 陇川县融媒体中心 联合出品
策划:谢炜
统筹:黄佳伦 张海燕
撰文:方雯青
云南日报-云新闻编辑:龚怡丹
审核: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