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云新闻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新闻 > 正文
奋进十年·“县”在进行时丨维西县:做优做强高原特色农业 打响中药材“金字招牌”
      发布时间:2025-01-23 23:30:02   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
分享到:

原标题:奋进十年·“县”在进行时丨维西县:做优做强高原特色农业 打响中药材“金字招牌”

编者按

站在2025年的起点,时光回溯,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的关心关怀历历在目。2015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云南考察指导、四次给云南干部群众回信、两次致贺信,多次对云南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云南发展擘画了美好蓝图、注入了强大动力,给予全省干部群众巨大鼓舞和奋斗指引。


县城,一头连着乡村,一头连接城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的重要基础。云南日报云新闻客户端联合各地融媒体中心,开展“奋进十年·‘县’在进行时”主题报道,以 “县城”为单位,描绘十年来,云南各族干部群众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行,经济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实现历史性变革的壮丽画卷。

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腹地的维西县,是全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县,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近年来,维西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发展中药材产业作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全力破解中药材种植现代化水平总体不高等难题,努力打造“维西中药材”这一特色品牌,做好“土特产”文章,以产业振兴带动当地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位于永春乡的美光村海拔2650米,有着悠久的药材种植历史,由于交通条件不便,长期以来,当地中药材种植产业零、散、弱,未能形成规模。“2022年,我们村修缮了中药材基地道路,配备了蓄水池、变压器等产业设施,中药材种植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2023年、2024年全村中药材销售额均超过了1000万元,药材产业实实在在成为了我们村群众致富的金字招牌。”美光村党总支书记黄蓉说。

2014年以来,维西县紧盯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三个环节,建设完成4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的路、水、电等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加大对储冷链基地、精深加工生产线的投入力度,新建(改建)中药材精深加工生产线2条,建设1万余平方米的冷链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交易、信息化智慧物流综合服务为一体的农产品交易中心,建设了一批以永春乡拖枝村当归种植基地等为代表的规范化基地。

同时,通过组建产学研联盟,申报建立省级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2个,认定省级科技特派员10名、州级科技特派员42名。积极开展“县校合作”“县院合作”,共同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通过开展维西“云当归”绿色标准化种植等合作项目,完善相应技术标准8项,技术规程9项。通过加大优良品种引进、选育力度,建设完成一批种子、种苗专业化繁育基地,确保重点中药材种源纯正、品质优良,实现种苗供需平衡、药材质量稳定可控。维西县还积极探索产业融合模式,形成林药间作复合经济和药旅融合发展,全面打造集农业生产、观光体验、休闲康养、中医科普于一体的中药材观光园,延长中药材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品牌效应是带动产业发展的关键。维西县通过加强药材质量管理和强化地理标志产品管理,不断提升产品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维西云当归”被评为云南省“2018年十大名品”,“维西当归”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入选云南省“2018年十大名品”,2个当归产品入选2022年云南省“绿色云品”品牌目录。依托国际国内各种经贸洽谈、商务会展、合作论坛和网络媒体,维西县适时组织开展系列推介活动,把“维西糯山药”“维西云当归”等区域品牌打造成为靓丽的维西中药材原产地名片。

“为充分调动县内企业发展壮大中药材产业的积极性,按照‘多干多补、少干少补、不干不补’的原则,我们县出台了《农业产业综合奖补办法》,对产业生产末端、数字农业、基地建设等方面给予财政资金奖补,带动产业发展。”维西县相关负责人说。据统计,2023年,共有71家涉及中药材产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报奖补资金,预计涉及综合奖补资金1000万元;全县有发展中药材产业条件和意愿的8272户脱贫户、1107户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绑定了8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40家涉农企业,为他们发展产业、增收致富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双绑”利益联结机制实现100%。

维西县还抓牢“一县一业”示范创建这一发展机遇,显著提升中药材“五化水平”。在生产端,优化品种品质结构,提高绿色化生产水平,夯实产业规模化基础,逐步建成“滇西北高山药材区”“云南省中药材产业重点县”;在加工端,培育了10家中药材农业龙头企业、30家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中药材家庭农场、58户种植大户,经营主体涵盖生产、初加工、精深加工范围,全县初加工能力达2万吨,扩大了精深加工,延伸了产业链条;在市场端,引进“中林国控”“北京同仁堂”等企业,做强龙头,做活流通,提高了产业组织化程度,提升了市场化水平,中药材产业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已基本形成。

2022年末至今,维西县新增200亩以上集中规模中药材种植基地10个共2000亩,巩固了以白济汛乡、康普乡、中路乡、维登乡4个乡镇为核心的5万亩标准化中药材基地,提升了以保和镇、永春乡、康普乡3个乡镇为核心的3万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通过支持医药企业到适宜区域设立“定制药园”作为原料药材供应基地,打造连片面积200亩以上有经营主体、有适度规模、有生产规范、有目标市场、有品质保障、有品牌引领、有科技支撑、有专业服务的“八有”高标准基地5个,示范带动全县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全县从事中药材种植的农户达3.2万户,占全县农户的69.6%,中药材种植面积达9.9万亩,年产量3.3万吨,产值达6.9亿元。通过土地流转、劳动务工、订单合同、入股分红等方式,带动了全县5000多户农户增收4000元以上,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云新闻客户端 维西县融媒体中心

联合发布

策划:谢炜

统筹:黄佳伦 张海燕

撰文:杨业科 和云燕

编辑:李兴文

责任编辑:云新闻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