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独龙毯上织梦人余艳梅:让深山瑰宝成为国际风尚
独龙江乡政府
“嬢嬢,我们有新订单了。”春节前夕,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副乡长余艳梅拿着布样来到织女家,激动地把这则好消息告诉她们。
她为贡山县霂欣曜独龙毯编织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织女们接到了定制一批独具独龙族风情的公文包订单。这是2025年的第一笔订单,也是合作社做文创产品的首笔订单。余艳梅心中洋溢着兴奋与憧憬,她明白,这是合作社又一个新的开始。
余艳梅,一个地地道道的独龙族女孩儿,是贡山县独龙江乡副乡长,也是独龙毯编织项目负责人。2023年,在乡党委、政府和织女们的不懈努力下,承载着织女们梦想的独龙毯登上英国《Financial Times》手工艺专刊封面,走出“国门”惊艳世界。
2024年,乡党委、政府再一次抓住机遇,组织创建贡山县霂欣曜独龙毯编织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入品牌,共建项目,为织女们提供了更广阔的销售平台,深山瑰宝独龙毯走向世界,成为国际风尚。
求学之路:从破茧到追梦化蝶
独龙江乡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千百年来,绵延的高山和湍急的大江限制了这里的发展,长期以来的贫困导致各方面的条件都很落后,也让余艳梅的求学之路充满艰辛。
独龙江新居
“以前独龙江大多是木楞房或茅草房,最好的房子就是学校的石灰房。”余艳梅说。
余艳梅的外公是当时的独龙江乡商店负责人,经常在县城和独龙江来回,那时候独龙江没有公路,出行极其不便,到县城单边就要走3天左右的山间小路,每一次出去就像一场冒险,很多人甚至一生都没有离开过独龙江。看过外面世界的外公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他告诉余艳梅,一定要好好读书。
“小时候没有读书的概念,每天就知道玩,直到有一天妈妈点着蜡烛,拿着棍子教我数豆子,我边哭边数,从那天以后我就好像开窍了。”余艳梅说。
从巴坡完小到乡里的中心完小,余艳梅一直是学校里的第一名。直到小学五年级,作为乡里的优等生,她被选送到贡山县茨开完小读书,第一次考试成绩出来后,她看到了差距。巨大的落差让她哭着给外公打电话,外公安慰她,不要放弃,要努力追赶。
求学之路虽然艰辛,但余艳梅坚信知识能改变命运,靠着吃苦和凭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她刻苦学习,2012年考上了东北大学,2016年又顺利考上了西南交通大学的研究生,成为独龙江乡4名研究生之一。
从独龙江乡到县城,再到更远的地方求学,余艳梅不仅克服了地理上的重重困难,更在心灵上经历了从懵懂到坚定的转变,她求学中的每一步都像是破茧而出的蝴蝶,在新时代的春风里绽放着最美丽的色彩。
发展之路:乘势而上的变革浪潮
2010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启动《独龙江乡整乡推进独龙族整族帮扶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安居温饱、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素质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六大工程”,独龙江乡迎来了历史性的变革。
“那个时候我正在读大学,每一次回家感觉家乡的变化都特别大。”谈起变化,余艳梅感慨万千。
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
2014年,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全线贯通,彻底解决了独龙江大雪封山“与世隔绝”的问题,打通了独龙江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县城到独龙江只需3小时的车程,草果、重楼、灵芝等林下经济开始发展,独龙族群众也有了自己的产业,看到这些喜人的变化余艳梅决定回家乡发展。
独龙江收草果
“读大学时对入党的愿望没有那么强烈,后来亲眼看到家乡的变化,真正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恩情,坚定了我入党的决心。”2019年通过公务员考试,余艳梅考上了贡山县委政法委,一入职她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振兴之路:迈向世界的华丽转身
通过帮扶,2018年,独龙族从整体贫困实现了整族脱贫,独龙江乡实现了“一步跨千年”的历史巨变,为这片古老的土地带来了蓬勃生机。
在乡村振兴政策推动下,5G信号、35千伏电网陆续接入独龙江,独龙江草果产业、旅游业等大幅度提升,群众的日子蒸蒸日上。
独龙毯培训
余艳梅也是在这时被组织选调回了独龙江。“当我知道我要回乡的消息时,内心感觉很温暖。”余艳梅笑着说。
如今的独龙江群众早已过上了好日子,而如何让独龙族的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成为余艳梅心中的头等大事。
独龙族妇女织布
为了实现这一梦想,她开始四处奔走。“一开始确实很难,织女们平时做农活的比较多,而且以前独龙毯是自己家用的,她们没有织布销售的意识,所以我们只能错开她们生产生活的时间,挨家挨户地走访动员,而且我们的启动资金也不多,所以时间周期也拉得比较长。”余艳梅回忆道,虽然难,但是凭着对独龙毯的热爱,织女们开始陆续加入合作社。
余艳梅(左一)在独龙毯合作社
由于织女们的织布技术都是代代相传,没有经过系统培训,织布水平参差不齐又成了余艳梅心中新的难题。于是,她开始研究线的材质、图案设计,多方协调,着手组织培训。最终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2024年在全乡邀请纺织专家开展4期培训,组织300多名织女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织女们的织布水平有了显著提升,独龙毯的品质和样式也更加丰富多样。
“这是一种思想的转变,她们开始意识到想要更多订单就要把布织好,自己也开始研究钻研。”说到织女们的变化,余艳梅很欣慰。
余艳梅到织女家中确认订单质量
为了拿到订单,余艳梅开始四处奔波。“当时正好遇到上海素然公司回访,我就跟着他们,一家一家地走,走了大概一个星期。”余艳梅看到了新的希望。
2023年,上海素然公司的设计师们以独龙江的山水为设计灵感,经过独龙族织女们的巧手制作出了一批不一样的独龙毯,随后他们将独龙毯带到了伦敦手工艺周展,大受好评,独龙毯也登上了世界舞台。
余艳梅抓住机会,详细介绍了合作社的最新情况和织女们的进步,最终敲定了2024年的订单数量。随着知名度的提高和订单的增多,织女们积极性逐渐提高,她们开始积极参与到合作社的发展中来,很多织女开始鼓励孩子们从小学习,希望把独龙毯非遗技术真正变成金饭碗。
独龙毯文创产品
今年,余艳梅又有了新想法,她鼓励织女们在织布的同时将独龙毯元素加入到文创产品中,抓住每次展示的机会宣传推广产品。在她的推动下,订单数量不断增加。
“这是合作社第一次做文创产品订单,是一次尝试,也是一个新的开始,希望新的一年我们合作社订单多多,织女们的收入多多。”余艳梅开心地说。
独龙毯产业的发展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在等着他们。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余艳梅还将继续带领着这些有梦想的织女们,编织出属于她们的故事。
贡山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云南日报-云新闻通讯员:贡山县融媒体中心 周颖、和庆强
云南日报-云新闻编辑:黄世俊
审核: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