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石屏一中“吐槽墙”火了
2月28日傍晚,海亮教育石屏一中视频号和抖音号发布短视频“学校设立吐槽墙,校长带领干部现场办公。”视频发布后,迅速火爆全网,截至3月1日下午15:30,本视频在抖音平台点赞高达34万、评论近万条。不少网友评论“全国推广向石屏一中学习,让孩子们说出自己的心声,也能展现出学校的不足……”
“吐槽墙”爆火的背后,折射出新时代教育治理体系转型的蓬勃气象。海亮教育石屏一中将留言墙升格为“诉求直通车”,通过建立问题收集、现场办公、限期整改的闭环机制,不仅破解了“意见沉没、回应滞后”的管理顽疾,更以开放姿态重构了校园治理的共同体。
为何要在校园设置“吐槽墙”?校长张敏认为,做好学校管理,就是要做好沟通、引领和服务工作,学校的服务对象是老师和学生,听取他们的意见十分必要。
从“校长信箱”到“张老师悄悄话信箱”,再到“吐槽墙”,张敏终于找到了“让学生成为学校的主人,为学生办一所他们喜欢的学校”的办法。
“意见建议只要是中肯的,我们都可以采纳,同时也能倒逼学校管理进一步精细化。”因此,开学第一周,“吐槽墙”刚满,张敏就带着学校的管理层来解决问题了。能现场解决的,立马安排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也要拿出方案和计划去落实。对于一些不合适的意见,会向学生作出解释。
自2022年6月石屏县与海亮教育结缘以来,石屏一中持续积极探索创新校园管理模式,在设立吐槽墙、倾听学生心声之外,通过畅通沟通渠道、开展丰富活动、优化课程设置等多项举措,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环境,构建优质校园管理生态。
积极搭建沟通桥梁是石屏一中校园管理的一大亮点。学校举办 “我想和校长说” 主题茶话会,用心“制造”学生与校领导提供面对面交流的平台。学生会组织学生代表从食堂、宿舍、校本课程等13个方面提出宝贵意见。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学生们充分发挥校园小主人翁精神,校长和书记认真倾听并及时解答。茶话会后,学校迅速召开专题校长办公会,针对学生提案讨论整改措施,各分管校长牵头落实,各中心部室书面答复,切实解决学生问题,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被重视,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
为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升文化素养,学校初中部还开展了经典阅读活动。初一年级学生通过情景表演、吟咏诗词、好书分享等形式走进经典,在 “飞花令” 环节中感受中华诗词之美。此次活动为学生创造了优良阅读环境,让学生享受阅读乐趣,也促使学校将读书活动纳入常规工作,持续推进书香校园建设。
为贯彻 “双减” 政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国画、书法等课程提升学生艺术修养,神奇的中医课程传播传统文化,科技体育模型课程培养科学素养,43门校本课程涵盖多个系列。学校团委还组织中医义诊、合唱比赛、舞蹈展演等多种方式展示成果。这些课程极大地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成功、获得自信,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些举措的共同核心,是构建全场景浸润式育人生态。当茶话会成为校务决策的民主预演,当飞花令赛场成为展示自我的舞台,当校本课程成为“五育并举”的特色场域,教育已经突破教室围墙,成为了立体贯通的育人闭环。而这一系列创新实践也正是对《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生动诠释。
今年1月23日,石屏县人民政府与海亮教育举行学校综合管理服务项目续签仪式,继2022年6月第一次合作签约之后再度携手、再续佳话。
过去2年半,石屏一中在海亮教育综合管理服务团队的努力下,制定了具有先进教育理念与符合石屏文化的一中发展规划。学业成绩方面,首抓国家课程建设,引入海亮教育优质教研资源、海亮云校“三新”教学示范课、高考培优课程等等;全面发展方面,开设40多门校本课程,让学生们有机会发现特长、培养兴趣,让每个人都能在学校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爱上学校、爱上学习。在这样的行动下,生源质量逐步提升,管理效果日益显现,为石屏一中注入强劲发展动力。
从千岛湖畔到彩云之南,未来,海亮教育也将持续深耕县域教育,助力乡村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持续贡献智慧和力量。
云南日报-云新闻通讯员:张军
责编:袁熙
审核:张晓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