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云新闻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新闻 > 正文
来云南旅居吧丨首席推荐人的邀请⑥:把云南化作更多人“心安此处”的“第二故乡”
      发布时间:2025-03-11 21:30:02   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
分享到:

原标题:来云南旅居吧丨首席推荐人的邀请⑥:把云南化作更多人“心安此处”的“第二故乡”

3月4日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委书记王宁

给人民网网友回信

表示愿做“旅居云南”的首席推荐人

热忱欢迎更多朋友加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感受一种“始于山水、归于烟火”的美好

其中

他特别提到

把云南的绿水青山、乡情乡愁,化作更多人“心安此处”的“第二故乡”。

在云南,如何“实现梦想”?

一起来听他们的故事——

“新村民”的新生活

在曲靖市马龙区通泉街道杨官田社区土瓜冲村,曾经因村里的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农户迁移建盖新房等原因,一度成了“空心村”。如今,闲置的房屋经过流转、规划改造后出租,“摇身一变”成了乡村咖啡店、花园青年餐厅、图书馆、茶艺馆、艺术空间。

游客来了,旅居火了。许多有想法、有创意的年轻人看到了土瓜冲村惬意的生活环境中蕴藏的商机,成为了这里的“新村民”。

大学毕业后,李梅看到家乡曲靖正在打造乡村旅居示范点,便应聘成为了土瓜冲居民小组的“小管家”。在这里,她以“村长”的身份通过短视频讲述村子改造的过程,分享老村子里的“新村民”生活。

蔡迷鼠是“新村民”之一。村中吸引游人拍照、绘制着“土瓜冲”几个字的墙面,正是出自他之手。趁着旅居乡村正热,蔡迷鼠来到土瓜冲村成立了自己的岩彩艺术壁画工作室。

闲暇时,蔡迷鼠就给村里的咖啡屋绘制标牌,以此“换一杯咖啡喝”;工作时,他走进云南各地的乡村绘制壁画,用自己的创作为乡村景色添彩。“我想通过自己的能力吸引更多年轻人来到乡村,给乡村带来更多活力。”他说。

艺术家的“天堂”

山川为伴,云霞作垫。在云南大理和丽江,越来越多的艺术家选择在这里搭建自己的第二居所,开拓了艺术创作空间,也带动了当地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云工开物”小院的主理人邓虎藏正在教授学员金缮修复的工艺。

“2012年第一次到大理,我就爱上了这里的阳光、水和空气,于是,这里成了我此后12年的家。”第一批旅居大理中和村的“新村民”邓虎藏来自四川成都,他觉得在大理特别适合开展艺术创作。曾从事过漆器行业的邓虎藏,如今在他的小院里制作漆器和修复瓷器,实现了艺术创作的梦想。

近年来,大理吸引了长期旅居的科学家、艺术家、企业家等约2万人,“新大理人”已超过30万人。

初到丽江还是游客,再来丽江,四川人陈时勇决定不走了,跟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组建了丽江醉乡民谣乐队。

“丽江让人去了一次就舍不得离开,我们被这里的文化所吸引,最终选择留在丽江。”陈时勇说,乐队成员来自全国各地,大家都曾是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因为音乐聚在了一起,并和这座城市有了更紧密的关联。

丽江以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吸引着大批向往浪漫、追逐梦想的年轻人、音乐人,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民谣音乐生态、包容的旅居氛围。民谣音乐也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成为丽江古城极具魅力的符号。

他们找到了“新事业”

年近70岁的熊献贵、赵发英夫妇,来自四川都江堰,成为了云南省普洱市联珠镇曼海村的“新村民”。他们开了一辈子的餐饮店,在云南旅居时找到了新的价值——教曼海村村民做四川面食小吃。学会了制作普洱手冲咖啡后,老两口决定,利用自己的特长,在曼海村开一家咖啡书吧。“这样,我们的旅居生活有了新内容,老年生活也将更加充实。”熊献贵说。

咖啡书吧坐落于高处,屋前有一棵高大的椿树,门前场院摆满休闲桌椅。“站在此处,举目远眺,连绵的青山如屏。”熊献贵说,如果幸运,清晨在院内还能看到云海。熊献贵夫妇打算用两年时间将这个咖啡书吧经营好,店内准备供应本地产的普洱咖啡。“没想到我们两口子古稀之年又迎来了新事业。”熊献贵满面笑容,话语中满是感慨。

从广东中山到云南腾冲,朱顺陆夫妻俩已经在腾冲居住了十多年,夫妻俩经营着一家房地产租赁公司,“这两年到腾冲买房的人数略有下降,但租房市场却开始火爆,很多人都是每年来住个两三个月,第二年再来,像候鸟一样。”朱顺陆说。

朱顺陆夫妇直播介绍腾冲旅居环境。陶思源 摄

午后阳光灿烂,朱顺陆架起手机,开始了“直播卖房”。“对腾冲旅居感兴趣的网友大多在40至55岁之间,很多都是北方人,还有不少想为父母购置养老房的年轻人。”朱顺陆说,偶尔看见广东IP的网友进入直播间,他会热情地用粤语和对方打招呼。

“在这里,终于知道了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朱顺陆还学会了地道的云南话“样样好”,“约等于广东的‘生意兴隆、万事如意、顺风顺水’等祝福语的浓缩版。”现在,他们一家已经完全融入了腾冲的生活。

始于山水

是绿水青山的馈赠

归于烟火

是千家万户的生活

时至今日

云南早已超越了单纯旅游胜地的范畴

成为一个人人向往的理想家园

云南日报-云新闻综合

策划:谢炜

统筹:黄佳伦 张海燕

编辑:戴菲

美编:张琪

来源:云南日报 人民网 新华网等

审核:陈创业

责任编辑:云新闻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