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福贡匹河乡:文旅相融促 幸福乡村入画来
乡村文体广场,《怒族团结舞》《怒族民间婚礼舞》等传统舞蹈与悠扬的“达比亚”琴声交织;“一村一品”展销区,茶叶、蜂蜜、腊肉、草莓等山货买卖兴隆;老姆登、知子罗景区,游客看山水,逛咖啡庄园……3月6日开始的“喜迎开春 畅享怒乡”——福贡县匹河怒族乡2025年“如密期”开春节系列活动,吸引了四邻八乡的群众和许多外地游客,大家一起唱歌跳舞,品尝美食,到“有火塘的农舍”喝“侠啦”,夜话人生甘甜,感受一种“始于山水、归于烟火”的美好。
“匹河的每一首山歌都饱含热情,每一片茶园都浸润芬芳,每条村道都通向诗与远方。热忱欢迎四海朋友来匹河旅居,见证峡谷村寨的幸福蝶变,共享边疆各族人民新生活!”“如密期”开幕式上,匹河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杨丽华向全国游客发出邀约。
匹河乡地处怒江大峡谷腹地,是雄视大峡谷,俯观大怒江,坐赏皇冠山,远眺石月亮的最佳旅游地,有“来了还想再来”的老姆登、“云上村寨”知子罗景区,有上千亩高山茶园和历史悠久的“哦得得”“达比亚”怒族非遗歌舞、乐器,是云南乡村旅游网红地。
近年来,在省、州、县文旅部门大力支持下,福贡县匹河乡依托旅游资源优势,深化“党支部+乡村旅游+产业”工作思路,实施道路拓展、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建成怒族传统“如密期”文化传习馆、“哦得得”“达比亚”传承基地和“老姆登之夜”非遗集市,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旅游产业与民族文化、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成为怒族、傈僳族等群众的幸福产业。
参加拔河、射弩比赛,收购山货再转手线上销售,旅居游客张倩希望“如密期”开春节日期再多一些,“山货多、游客多,生意好得很。”
夜晚,150客栈篝火熊熊,老姆登省级非遗传承人郁伍林带着文化队唱响《歌声飞出心窝窝》,游客们与乡亲们听歌起舞,其乐融融。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边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想要长远发展,就要下大力气挖掘优秀民族文化内涵,赋予民族村寨旅游景点新的生命力。”杨丽华说,乡里聚焦“峡谷、民族、茶叶、乡村”四张牌,重点推进实施民族民间文化、茶园、半山酒店、客栈、农家乐建设,推动形成度假休闲、康养健身、乡村旅居等为主的旅游发展新业态。
“如密期”节持续举办20多年,11支村级文艺队一年演出300多场次,培养出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52人,老姆登、知子罗景区的“火塘非遗”“老姆登之夜”非遗集市爆火,郁伍林、波金三等非遗传承人带着达比亚去上海、北京演出,上央视……民族传统文化繁荣发展,带红了匹河旅游业,每年吸引游客超22万人次,旅游收入超2600万元。
“来,喝一杯高山雪茶,润肺减咳好处多。”“一村一品”展销区,老姆登村茶叶种植户杨花妹忙着给顾客冲泡高山茶。“茶叶注册地理标志,销路更好了,今年春茶还没开采,就有外地客户来下订单了。”
这几年,匹河乡茶叶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达9487亩,打造出“云怒”“陆金”“怒舅山”等本土品牌获得云南省著名商标称号,带动1000多名农户增收致富。傈糯玉米、高山肉牛、土鸡、小乳猪、柑橘、核桃、蜂蜜等特色产业齐头并进,形成“一村一品”发展格局。
从非遗展演到生态茶园,从高山牧场到特色产业基地,匹河怒族乡绘就以文兴旅、以旅促产、以产兴乡新图景。
“我们把资源利用好、环境保护好、文化发展好、产业和乡村建设好,让生活在这里的各族群众,都过上幸福生活。”杨丽华说。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李寿华
通讯员:徐冬燕
责编:李兴文
审核:袁熙(李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