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临沧耿马:“四抓四破”激活村集体经济“一池春水”
近年来,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紧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四抓四破”为抓手,推动村集体经济实现发展壮大和反哺惠民“双提升”。2024年,全县92个村(社区)集体经济经营性总收入达1587.99万元,村均达17.26万元。
抓顶层设计,破收益分配“不优”问题。由县委组织部牵头,联合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制定印发《耿马自治县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收益分配办法(试行)》,鼓励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村集体经济经营收益按“4321”分配办法比例进行分配,即:收益的40%用于扩大再生产,30%用于提取公积公益金,20%用于补充村级组织和村务运转的各项支出,10%用于奖励对村集体经济发展有突出贡献的村组干部。截至目前,清水河社区、大寨村、允捧村已按程序为29名村组干部分配收益金7.3万元,有效激发村组干部干事创业激情。
抓多种路子,破增收思路“不宽”问题。按照“效益为上、发展优先”原则,耿马县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多种发展渠道,采取抱团共建、村村联建、资金入股、发展产业、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发展边民互市贸易等方式,增强村集体经济自主“造血”功能。勐永镇芒来村采取党组织领办成立云端草山乡村旅游发展专业合作社,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每年可带动村集体经济创收13万元以上,带动2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孟定镇7个边境村(社区)采取“党组织+企业+合作社+边民”的发展模式,发展边民互市贸易,2023年以来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350万余元。
抓盘活利用,破集体经济“不活”问题。摸清家底,成立工作专班,对全县集体资源、资产、资金进行全面摸排,建立动态资源管理库。全面盘活集体“三资”,通过招商引资盘活一批、转变用途盘活一批、改善运营盘活一批、引导租赁盘活一批、资金支持盘活一批“五个一批”措施,将“沉睡的好资源”转化为“致富的活资本”。勐简乡盘活大寨村70万元闲置资金,改造和运营勐简乡农贸市场,并多方筹措资金建设大寨村农贸市场,2个农贸市场投用至今为集体经济创收37.6万元,有效破解资金“躺”在账上“睡大觉”问题。勐撒镇将芒枕等6个村捆绑,盘活芒枕村的山泉水资源,建立纯净水厂,大力发展“UP耿马”纯净水产业,每年至少可带动6个村集体经济创收37万元,切实把“生态好水”变“产业活水”。
抓民生建设,破发展动力“不足”问题。坚持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果反哺群众的思路,围绕群众关心问题,把村集体经济经营收益用于集体公益事业、改善公共设施、构建乡风文明等领域的民生实事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便利日常生产生活,营造和谐乡风,让群众共享村集体经济发展红利。贺派乡芒抗社区提取集体公益金13万元,分别用于修建景颇、那棉等10个居民小组的产业路30公里和资助34个困难大学生。耿马镇弄坝村提取集体公益金2万元,用于帮扶困难群众、“一老一小”及困难党员。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李彤 李春林 通讯员:陈会平
编辑:黄世俊
审核:黄芳(李彤 李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