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农工商旅,四场调研座谈释放哪些讯息?
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上下的重要政治任务。
近期,省委书记王宁,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予波先后到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宣讲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研究云南贯彻落实举措。
图源:七彩云端
记者注意到,上述四个部门涉及农、工、商、旅,分别对应一二三产业。数据显示,2024年,云南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846.86亿元,工业增加值7453.9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90.84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2487.50亿元;全年实现旅游总花费1.14万亿元,旅居云南人数达389.75万。常有“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一说,便是强调了农业、工业和商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那么
赴农工商旅的四场调研座谈
都释放出哪些讯息?
透过“学习”和“落实”两个关键词
一起解析↓↓
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新时代新征程上云南发展的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问题。
关于对外开放,强调云南区位条件独特,要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
关于产业转型升级,强调云南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做强做优做大资源型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关于农文旅,强调云南要加快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和文旅产业,促进产业增值、企业增效、群众增收。
这些重要要求
是云南做好相关工作的总遵循
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到有关厅局调研座谈,目的就在于深入宣传阐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用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
比如,发展乡村旅居,是推动“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具象化的重要抓手。省文化和旅游厅目前已总结形成空闲农房长租型、闲置房产盘活型、酒店民宿短租型、医养机构依托型和特色产业驱动型5种发展模式,将出台旅居业发展“十支持十不得”正负面清单。
比如,2025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省农业农村厅正研究谋划过渡期后常态化帮扶政策举措,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比如,抓产业转型升级要从实际出发,遵循经济规律,突出自身特色。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依托产业基础、突出云南特色,强力推动铝、铜为主的有色金属深度延链做大做强,加快培育发展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
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省委明确:要把总书记的肯定勉励转化为加快发展的信心决心,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造福群众的生动实践,把总书记为云南擘画的美好蓝图变为幸福实景。
落实
记者注意到,四场调研座谈中,“落实”二字被提及的频率最高,释放出云南将重要讲话、重点任务转化为“时间表”、“施工图”和“任务书”的强烈信号。
3月26日,在省文化和旅游厅
明确要一项一项抓落实,开创全省文旅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主要是4个方面——把准持续健康发展方向、规范乡村旅居发展、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深化旅游诚信建设。
3月27日,在省农业农村厅
提出要项目化清单化具体化落实,推动特色农业强省建设迈上新台阶。具体是5件事——把农业作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个重要领域、把种业作为一个大产业来谋划推进、把农民增收作为第一位任务抓实抓好、把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作为红线底线牢牢守住、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作为建设特色农业强省的关键抓手。
4月1日,在省商务厅
强调要理清思路、抓好落实,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着重在6方面发力——更好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口岸经济、充分用好开放平台、全力以赴提振外贸、依托中老铁路建设大物流大通道、深化与周边国家务实合作。
4月9日,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提出要细化贯彻落实举措,在做强做优做大资源型产业上下功夫见实效。重点聚焦4个领域——持续深耕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延链补链强链;抓住政策机遇,一体推进承接产业转移、产业升级;集中要素推动园区提质增效,建强工业发展主阵地;坚持内培外引,吸引更多民营企业布局投资云南。
“敢于创新、敢于突破、敢于发展。”王宁强调,切实把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一项一项落实好,坚决做到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云南见行动。
深学细悟笃行
确保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云岭大地
落地生根 见行见效
来源:七彩云端(孟奇 李浩 范林)
云南日报-云新闻编辑:蔡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