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宁洱:“金果果”助力山区群众增收“不断档”
眼下正值春耕春播期,而在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的一些山区新近发展起来的特色水果产业,给耕种时节添了几分丰收的忙碌,这些从枝头到各大城市的“金果果”,让山区群众实现了一年四季增收“不断档”。
热情果喜迎丰收。
在同心镇那勐勐村,每隔半个月左右,收购商都会挑一个日子早早地来到约定地点作好准备,迎接当日采果的村民前来交售热情果。
“我家种了4亩,这是第二次摘果,卖了3000多元,上一次是2000多元,全部摘完可以卖1.5万元左右。”那勐勐村村民王文学是村里第一批种植热情果的村民之一,他的增收实践也带动了一部分村民加入了种植行列。
热情果全名为哥伦比亚热情果,是西番莲科西番莲属的植物,是一种老少皆宜的水果,深受市场欢迎,加之热情果的适宜种植范围相对较小,市场价格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果农采摘热情果。
“今年热情果的价格,基本保持在每公斤30块钱左右,与去年同时期的价格相持平,收购预计将持续到4月底,预估能收300吨左右。”收购商李娟娟介绍,热情果主要发往昆明、广州、福州等大城市。
同心镇那勐勐村海拔1400米左右,传统产业有烤烟、茶叶、小黄姜、玉米等,产业结构和收入来源都相对单一。从前年开始引入热情果种植,到今年已经有20家农户种植了140亩热情果。热情果的成熟期从去年12月起到今年4月底,让山区群众在冬春季节也增加了一份收入。今年全村的热情果产量预计超过20吨,户均增收超3万元。
“只要种得出来,就不愁销路,因为我们这个是订单农业,而且收购都到村上、到组上,这个星期收果,这个星期就付钱。”那勐勐村党总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吕家荣介绍,后续将加强对农户的种植管理培训,进一步提升热情果的产量和品质。另外,那勐勐村今年计划扩大种植面积,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60亩,达到200亩。
自2024年试种成功以来,宁洱县山区的热情果种植面积逐渐增加,种植范围从1个乡镇扩大到7个乡镇,面积达300余亩,越来越多山区群众通过种植热情果,在冬春季节实现了增收。
成熟的人参果。
在梅子镇民乐村人参果种植基地,满目青翠中,一个个拳头大小的人参果挂在枝头,色泽金黄,饱满诱人。村民们正忙着采收成熟的人参果。作为当地新引入的特色水果产业,人参果与热情果的上市时间大致相当,也在冬春两季为当地群众带来了收入。
“我们种植的人参果,糖度能达到8度至10度,单果重量80克以上的属于精品果,主要销往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比较受欢迎。”种植基地负责人余永泽说。
去年以来,梅子镇依托地理气候优势,瞄准冬春季这一人参果“反季”市场,发展种植人参果380亩,促进山区群众通过合作种植、土地流转、务工等方式实现增收。这一产季,全镇人参果产量预计为950余吨,可实现产值570余万元。
云南日报-云新闻通讯员:陶平 高夏龙杰 张芸源 王莲
编辑:张耀龙
审核: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