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云新闻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新闻 > 正文
思茅区:交通补助“暖人心” 帮扶车间“稳就业”
      发布时间:2025-04-21 22:02:43   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
分享到:

原标题:思茅区:交通补助“暖人心” 帮扶车间“稳就业”

思茅区通过“政策扶持+精准服务+平台搭建”的组合拳,形成“外出就业有保障、就近务工有平台”的就业服务体系,帮助更多农村劳动力实现稳岗就业,全力推进稳就业保民生工程。

“你好,省外务工满3个月可申领交通补助,请及时联系村委会或你的帮扶联系人为你进行申报。”在思茅区倚象镇党群服务中心大厅里,不时传来拨打电话的声音。对于在外务工不便返乡的劳动力,思茅区倚象镇党群服务中心主动打电话帮助符合条件的脱贫劳动力收集申请材料,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提高办事效率。

工作人员为村民讲解政策

“我们根据务工一次性交通补贴政策,主动对接联络、精简申报材料,由外出务工人员通过扫描拍照等方式提供申报所需材料,村组干部完成申请材料收集后,交由就业窗口业务工作人员统一受理。”思茅区倚象镇党群服务中心主任廖佳说。

近年来,思茅区扎实开展脱贫劳动力一次性外出务工交通补助政策,符合条件者每年可申领1000元补助。申领人员可通过“线上”“线下”多个渠道申请一次性交通补助。线上,通过电脑端登录“云南省公共就业服务网上办事大厅”或手机端进入微信公众号“就业彩云南”申请。线下,向所在地乡(镇)党群服务中心、(村、社区)或县(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申请。

截至2025年3月,思茅区共兑付一次性外出务工补助87.1万元。其中,倚象镇2024年完成一次性交通补贴申报614人,这一政策有效减轻了外出务工人员的经济压力。受益者李女士在上海务工期间,通过村组干部的协助顺利完成了申报。她说:“没想到千里之外还能享受家乡政策,材料上传后补助直接到账,既暖心又省心。”

工作人员为外省务工人员发放“人社关怀包”

在促进劳动力输出的同时,思茅区以特色产业为依托,着力打造“家门口就业圈”。截至2025年3月,涵盖普洱茶加工、中医药等特色产业的就业帮扶车间已吸纳334名农村劳动力实现“出家门进厂门”的就业转型,“外出就业有补助、就近务工有岗位”的双轨模式,保障了群众收入稳定性,为乡村振兴注入产业活力。

在云南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集团有限公司的包装车间,工人们正在各自的岗位上进行产品外包、产品喷码、包装材料存放、成品装箱等工作。李应成在第二车间从事包装工作已十年:“父母常年患病需要照料,我在这里做工,每个月的收入都很稳定。车间离家就十分钟路程,真正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这样的暖心政策,实实在在地解决了我们的生计问题。”

工人们正在各自的岗位上进行产品外包

该公司人力资源部长秦光志说:“平时,我们会提供技能培训,强化员工专业能力,进一步提升员工的综合能力。同时创新用工模式,推行‘全员’轮岗制,建立‘基础—专项—管理’的三级培训体系,同时‘五级三通道’晋升模式横纵向打通员工的发展路径,让越来越多的员工通过岗位稳定收入。”

近年来,思茅区不断加强和规范就业帮扶车间认定管理工作,通过积极落实就业帮扶车间吸纳就业奖补政策,全力促进就业帮扶车间吸纳脱贫劳动力等就业困难群体就地就近就业,让不少农户实现了“务农、顾家、挣钱”三不误,实现了产业发展、群众增收的双赢。

就业帮扶车间内正在进行电脑数控自动化枕式包装

“就业帮扶车间的设立,旨在帮助困难群体实现稳定就业,助力乡村振兴。生产企业吸纳5人以上脱贫劳动力与其签订1个月以上劳动合同即可申请认定就业帮扶车间,享受相应补助。截至2024年12月,思茅区兑付奖补资金38.03万元,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334人,其中脱贫劳动力61人。”思茅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董涵表示,人社部门将持续释放政策红利,根据劳动者需求精准提供就业帮扶,帮助更多劳动者实现增收致富,让更多群众端稳就业“饭碗”,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思茅区融媒体中心:徐椿黠 牛泉霖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胡梅君

编辑:黄世俊

审核:黄芳(胡梅君)

责任编辑:云新闻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