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云新闻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新闻 > 正文
苍洱墨香润祥云
      发布时间:2025-04-24 20:58:28   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
分享到:

原标题:苍洱墨香润祥云

4月19日,“苍洱墨香”书法人才培养公益研修班的学员在祥云县麒麟书院共享一场书法盛宴,通过云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成联方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了解了篆书、隶书、草书之间的演变历程和中国书法的文化根脉。

“孙过庭的《书谱》,是草书中的名篇。”成联方教授结合文字学相关知识,就《书谱》中的草法渊源、偏旁部件的组合、草书结构的创新、基本常用部件、草字的简化和变形特征等,为大家逐字作详细辨析和讲解,并以“示范+点评”的方式,用一把书法的钥匙打开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神秘通道。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书法,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是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跨越时空,连接古今,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与情感纽带。

祥云,素有“云南之源,彩云之乡”的美誉,作为大理的文化重镇,祥云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璀璨的文化。书法是中华文化的根脉,是大理“文献名邦”的精神脊梁,也是云南之源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在书法艺术这一古老的文化载体面前,我们更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丰厚底蕴和独特魅力。”祥云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赵林静介绍,《“苍洱墨香”书法人才培养行动计划》是中共云南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22年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文化名家入选支持项目。“苍洱墨香”书法人才培养公益研修班(祥云站)由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文化名家王嘉勇书法工作室、祥云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麒麟书院承办。

该项目旨在通过三个月的公益培训,积极探索大理书法人才培养的方法与路径,培养一批优秀的书法艺术人才,形成“翰墨飘香美大理”的浓厚氛围,为大理“文献名邦”的美誉融入更加深厚的书法艺术文化基因,提升大理的文化知名度。研修班的学员来自祥云、弥渡、宾川等地,共有40余人。

自三月份开班以来,王嘉勇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深厚的文化素养,带领学员领略到了书法的艺术之美。他的作品字势灵动,笔法精湛,融合了古今书法的特色,让大家感受到书法的博大精深,仿佛墨迹之间流动着千年的文化气息。

结合“人才下沉”“引智入基层”措施的实施,不断搭建学习平台,邀请名师、名匠为学员们授课,通过成联方教授对孙过庭《书谱》的分析和解剖,深入探索书法创作路径,拓展草书的深度内涵。通过史云楠老师对拓印知识的传授,使文化传承的星星之火在纸间点燃。

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其根深蒂固的文化底蕴不仅体现在字体与笔法之中,更浸透在每一个字的背后,承载着古老的历史、哲理和智慧。无论是楷书的严谨,还是行书的洒脱,书法作品都体现了书写者的心境与修养,激励人们去珍惜和继承这份文化信仰。

研修班以多元的形式,匠心独运地为文化传承构筑起一座坚实的桥梁,让每一个热爱的灵魂于奔赴书海与乐境的征途中找到归宿。通过不同地区学员的文化交流,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祖国书法文化之魂,领略祖国书法文化之美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次研修班的举办,不仅是对祥云书法艺术的深度挖掘与传承,更是对祥云县文化软实力的一次重要提升。学员代表杨蕴慧表示,“我们每个学员都要学以致用,以笔代言、以纸为媒、以字传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笔墨中,讲好大理苍洱故事。”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秦蒙琳 通讯员:杨丽芳

责编:黄芳

审核:张耀龙(秦蒙琳)

责任编辑:云新闻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